江蘇船舶“十四五”如何發展,如何做好江蘇船舶發展文章?11月17日上午,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李強一行來校調研座談,就江蘇科技大學如何發揮船舶特色優勢、江蘇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如何發揮協會功能進行深入交流。校黨委書記葛世倫、副校長談鎮出席調研座談。
江蘇省工信廳民爆船舶處處長程夢瑋,鎮江市工信局黨委書記、局長卜曉放,校黨委常委劉新波等陪同調研交流。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李強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全國一盤棋思想,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明確自我發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進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有效途徑。江蘇省是全國造船第一大省,產業鏈比較完整,配套很齊全。如何找準江蘇船舶未來發展定位,如何謀劃江蘇船舶“十四五”發展,做好江蘇船舶發展大文章,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江蘇船舶高質量發展,需要江蘇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真正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江蘇科技大學這樣船舶特色鮮明的高校深度參與,推動技術創新,強化創新驅動,暢通國內大循環。要不斷完善產業鏈,開展國際合作,加強產業互動,同時要與高校、行業協會、船級社、大型船舶企業聯動,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校黨委書記葛世倫介紹了學校的校史沿革、辦學規模、學科建設等基本情況,特別重點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特色。他介紹,江蘇科技大學是全國相關高校中船舶工業相關學科專業設置最全的高校,具有船舶特色整體性和應用性優勢,是船舶行業校友最多的高校。2020年是學校搬遷鎮江辦學五十周年,也是長山新校區啟用元年,學校正在爬坡越坎,以需求為導向,把論文寫在“船舶建造”的甲板上,積極謀劃“十四五”發展,堅持走行業、區域融合發展之路,奮力進位爭先,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為江蘇船舶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副校長談鎮表示,江蘇科技大學是“為船而生,為船而發展”,學校撰寫的《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江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體系的建議》《江蘇海洋經濟比較啟示與高質量發展建議》獲得省領導肯定,學校也正在梳理涉船、涉海產業裝備、前瞻技術、產業需求等,為“十四五”發展問診把脈、獻計獻策。
科技處處長王志東匯報了學校的典型產品、科研平臺、主要優勢科研方向以及重大專項。
李強副廳長一行在座談會后參觀了夢溪校區船模拖曳水池、風浪流綜合水池、船舶先進制造技術仿真實驗室,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給李強副廳長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船海學院、材料學院、經管學院、海洋裝備研究院、環化學院等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