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新增建設名單》(蘇教科函〔2025〕21號)。全省共新增建設42個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我校獲批立項建設“船舶低碳零碳動力技術實驗室”“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實驗室”“深遠海探測技術與裝備實驗室”等3個重點實驗室,獲批數量并列全省第一。
長期以來,江蘇科技大學立足“以船舶海洋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定位,始終堅持“四個面向”的新時代科技創新要求,充分發揮理工結合、產教融合的學科優勢,持續完善高水平科研平臺體系,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水平,積極服務江蘇乃至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
“船舶低碳零碳動力技術”高校重點實驗室聚焦船舶低碳零碳動力關鍵技術、船舶低碳零碳動力系統智能運維技術、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與存儲技術、船舶動力系統排放控制技術等四個方向,對完善我省新能源動力裝備全生命周期綠色產業鏈,助力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高校重點實驗室聚焦海洋可再生能源高效開發和多能融合利用兩大方向,在海洋可再生能源領域形成技術創新,顯著提升海上清潔能源供給能力;通過在多能融合利用領域的協同攻關,實現海洋能源系統高效、靈活運行,服務江蘇省海洋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和能源結構優化戰略。
“深遠海探測技術與裝備”高校重點實驗室聚焦海洋探測通信一體化、水下探測通信、無人探測平臺、深海資源探測等方向,構成“探測-通信-決策-執行”的完整技術鏈,提升我國深遠海探測技術與裝備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實現海洋探測通信一體化系統、深海水聲通信裝備、深海資源探測裝備、海洋探測無人裝備等重點領域的自主可控。
三個重點實驗室的獲批,標志著我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邁上新臺階,充分體現了江蘇科技大學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和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強化重點實驗室統籌指導與規范管理,進一步凝練科研方向,深化有組織科研布局,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為推動海洋強國建設、助力江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江科大力量”。
(撰稿:李陽 初審:羅文 二審:鄒佳靜 終審:張強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