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南京3月14日電(通訊員 王翔峰)2020年庚子新年,街道上看不見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的人們面戴口罩,眼神中都是小心翼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吹響號角。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在危難險重的挑戰前,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團委和關工委積極引導號召,學院的青年學子們紛紛帶上袖章,披上“戰甲”,以蓬勃向上的青春之力,為自己的家鄉、社區“站崗放哨”,在自我奉獻中展現人生價值,奏響了蕩氣回腸的青春之歌。19級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學生田詩熠冒著嚴寒,頂著大風,積極參與社區工作。在路口卡點處,她仔細核查車輛信息、登記人員流動情況,收發出入通行證;在小區內,她加入巡邏小分隊,提醒人們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在樓道里,她負責每日一次的消殺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17級海洋工程與技術專業學生沈奕在看到社區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他立刻報名,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無論是入戶排查、上街巡查,還是對接每日返鄉人員信息,他總是沖在最前面,每天穿梭在小區里,對無防護群眾進行勸導、勸返,確保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19級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周良偉每天在村口工作八小時負責檢查通行證的真偽和登記外出或進入時間,以及檢查外出或進入時間有沒有超時,耐心細致地向出入人員說明出入時間和注意事項。
19級學生王晨宇。他積極響應學校“行動令”,在河北衡水阜城縣老家,報名成為村里的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參與到社區防控工作一線,從1月28號報名當天開始,每天工作9個小時,無論白天黑夜,他毅然堅守,他把這種參與稱為“被需要感”,這也是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所在。
18級學生丁沁琳,積極參與社區志愿者工作中,在社區辦公室里,她按照要求查看、確認并蓋章每家每戶的出入通行證與負責人聯系信息卡;在負責的社區里,她隨同社區相關區域的工作人員一起上門為居民登記返鄉時間等詳細信息;在社區設置的卡口處,她與其余團員、黨員志愿者一同在雨雪寒風中值班,認真檢查出入卡口人員的通行信息證明;在社區工作人員忙碌時,她與其余志愿者一同幫忙錄入登記工作證明的聯系信息……
背影很常見,但是有些人的背影卻不同尋常,因為他們帶著希望、帶著光明,社區、鄉間路口,這是一群溫暖的背影,他們堅守崗位,加強防護助力排查,不厭其煩地重復,;社區里,樓道間,這是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默默與潛在的病毒“戰斗”著,他們的背影里透著執著和奉獻。
19級工程力學專業的學生王晨宇為鄉村“站崗放哨”阻攔進村車輛,堅決防止輸入性病毒,勸退了他人,將安全留給全村。
17級海洋工程與技術專業的學生沈奕對小區垃圾桶進行消毒,為社區的居民的健康安全多增添一份保障。
19級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學生田詩熠在樓道噴灑消毒液,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青春,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征程,在不經意之間,這些逆流而上的科大船海青年志愿者們,拉起風帆,奔向了自己的征程,不論風霜雨雪,心之所向,路之所往,他們年輕的身影,是當代中國青年的使命與擔當;他們年輕的臂膀,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中國青年網 2020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