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黨委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地域紅色資源,依托鎮江“大江、大橋、大師”優勢,以茅以升“愛國、科學、奮斗、奉獻”之精神為引領,影響帶動“未來在行業有影響力的人”,致力打造本土化、專業化、特色化、多元協同的“三化一協同”思政育人新體系。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推進機制,“學思悟行”弘揚茅以升精神,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人才培養。
架起“橋梁夢”,構建“本土化”工作機制
鎮江先賢茅以升先生作為中外知名的科學家、土木工程學家、成就卓越的橋梁專家,畢生為祖國和人民架橋,不僅架設了一座座有形的實體大橋,也架設了無形的“愛國、科學、奮斗、奉獻”精神之橋。學院黨委將茅以升精神融入課程思政、黨團活動、第二課堂等人才培養全過程,以行業先賢的動人篇章激發土建學子的“橋梁夢”。通過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深化與鎮江市政協、茅以升紀念館等單位合作共建,構架 “本土化”聯動之橋,建立校內外育人聯合機制。
立下“棟梁志”,打造“專業化”育人新平臺
學院黨委牽頭與中建、中交、中鐵、中鐵建、中冶等33家央企聯合成立“砼心”校企聯盟,設立“砼心”講堂,打造“專業化”育人新平臺。開展“三愛”主題教育,邀請行業內全國勞模等先進人物開展茅以升精神宣講,用“敬業”人物“專業”故事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引導學生領悟從“國家棟梁”到“民族脊梁”的精神追求。緊密結合行業發展需求,設立“全國勞模工作室”,建設茅以升生平事跡的數字化、信息化資源并運用到主干課程,五育并舉,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傳授有機結合。
“學思悟行”,思政育人特色鮮明
依托學校首批輔導員工作室、“砼心”講堂、“課程思政”校外實踐基地等平臺,以學促思,開展《紅心向黨·筑基建業》《從“國家棟梁”到“民族脊梁”》信仰公開課和宣講活動,使廣大土建學子學思結合,了解百年行業史,引導學生探思行業發展的學習動力;以思促悟,開展“傳承茅以升精神 奮斗新時代”等活動,在交流中領悟茅以升精神,激發學生扎根行業發展的職業規劃;以悟促行,開展“學習茅以升精神 做新時代工程人”等實踐活動,用行業發展成果引導學生樹立志存高遠、奮發學習、練就本領、學成報國的人生目標,自覺踐行茅以升精神。
“雙融雙促”,思政育人體系成效凸顯
以茅以升精神為引領,深入推進“黨建+人才培養”,將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做到課程思政和人才培養雙融雙促。近年來,土建學子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全國結構創新大賽、國際大學生混凝土龍舟賽等全國性比賽中獲獎近60項。“傳承茅以升精神,奮斗新時代”社會實踐團獲評省級和鎮江市重點實踐團隊,60余人次獲各類榮譽稱號。
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強基創優”支部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先后獲評江蘇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學校黨建創新、最佳黨日活動二等獎等黨建成果8項。先后獲得第八屆“紫金獎”公益傳播設計大賽(微黨課)銀獎、全國大學生延安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優秀黨支部書記”、首屆學生黨支部書記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等榮譽稱號近20項。
培根鑄魂,立德樹人。學院黨委著力打造“三化一協同”思政育人新體系,講好身邊人身邊事,用好行業榜樣力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思政教育影響力不斷提升,獲批“茅以升班”,先后被強國學習平臺、省教育廳官網、科學網等省級以上媒體報道50余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學院黨委將繼續致力融合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持之以恒用行業有影響力的人影響“未來在行業有影響力的人”,努力成為培養“頂梁柱”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