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駐泗陽縣幫扶工作隊積極協調和爭取后方單位各項資源優勢,推動“扶貧扶智拔窮根”文化扶貧活動,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近日,江蘇科技大學的十名支教隊伍順利抵達泗陽縣愛園鎮初級中學,支教扶貧行動如期開展。
暑期支教情誼濃,教育扶貧暖人心。
愛園鎮是本屆省委幫扶工作隊對口幫扶的鄉鎮,屬于江蘇省扶貧開發重點片區之一的連沭泗相對貧困地區,貧困程度較深,基礎教育力量弱,發展內生動力不足。來自高校的省委駐泗幫扶隊員周小衛副教授自開展幫扶以來,通過調研還發現,農村學校缺乏科普科學教育,一定程度上阻斷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為了讓孩子們走進科學的殿堂,彌補他們身處貧困區而無法探索知識的海洋,也希望能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廣闊的科技世界,激勵他們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周小衛副教授主動聯系后方單位,請求“娘家”人的支援,積極協調地方教育部門,主動對接教育需求。
從鎮江到宿遷,從宿遷再到泗陽愛園鎮,他們一路舟車勞頓,輾轉數個小時,他們放棄了閑暇自由的時光,也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他是1名團委副書記,他是1名研究生,他他她是8名本科生,組成了這支扶貧支教的隊伍,開啟了為期一周的逐夢未來的扶貧支教活動。
支教隊用行動關愛農村學生、傳播科學思想,用大愛培育人生夢想。
他們為學生們帶去精彩有趣的課堂體驗。海洋科普、化學實驗、英語話劇、趣味奧數和素質拓展等教育和科普活動走進了支教課堂。向閩梅栩栩如生地講解了“蛟龍號”,燃起了同學們對科學知識的向往。為什么飛機能飛上天空?機身為什么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傅瑞雪生動形象的給大家講解無其中的飛行奧妙,并現場演示了無人機飛行技巧,同學說聽得聚精會神、看的興趣盎然,不時相互交流,時而舉手提問,在講解中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在趣味中提升了孩子們的思想境界,也在支教幫扶中堅定了學生們立志建設家鄉、報效國家的豪情夢想。
點燃希望之火,實現教育扶貧。
此次支教活動是江蘇科技大學對國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鼎立支持,是對愛園鎮教育扶貧的直接幫扶。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恒川親自選拔支教團隊,親自統籌支教活動方案,并向愛園鎮初級中學捐贈了一批包括4臺電腦和100本科技圖書等在內的教學物資,用于改善學校教學質量。
愛園鎮黨委書記倪修寶對江蘇科技大學此次支教幫扶活動深懷感激之情,感慨的說:“我們將不負幫扶工作隊對愛園鎮的拳拳厚愛,不負江蘇科技大學的對愛園中學的茵茵期望,也不負孩子們對美好理想的追求。”
相聚總是短暫的,離別總是不舍的。
此次支教活動點燃的是希望之火,放飛的是美好夢想。七天的扶貧支教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江蘇科技大學的教育扶貧還在進行時,李恒川代表江蘇科技大學態度堅定的表示,將繼續整合學校的智力資源,讓更多的教授走近泗陽,走進愛園,走到田間,走上講臺,在扶貧的道路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此次支教活動無論是對支教隊員還是對孩子們,都是一次難忘的美好的回憶。孩子們臨別的陣陣掌聲,是對支教活動的肯定,是對支教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的留戀。
支教隊員飽含深情的諄諄祝福,學生們記在心間。孩子們眼含淚花的依依惜別,支教隊員溢于言表。
學生們手拉著手,圍成了一顆愛心。有幫扶就有愛,有愛就一定能夠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就一定能夠實現全面小康。
中國網2020-7-28http://iot.china.com.cn/content/2020-07/28/content_4123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