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能源與動力學院新能源科研團隊青年教師王秀珍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中科院SCI一區,影響因子16.6)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On the irreversible sodiation of tin disulfide》(二硫化錫的不可逆鈉化過程的研究)。江蘇科技大學為論文的第一單位,我校教師為第一作者。該論文的發表,將極大提高我校科研團隊在新能源材料、原位儲能機理分析等研究領域的影響力。
層狀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可以有效地容納和脫嵌鈉離子,使其成為高容量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候選者。二硫化錫電極材料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但是在首次充放電過程中存在較大的不可逆容量,極大地限制了高比容量的發揮,鈉化反應過程中的結構和形貌的轉變機制以及反應動力學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未知的。論文通過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結合第一原理計算,研究了二硫化錫鈉化反應過程中微觀結構和形貌的演變過程以及反應動力學。實驗中發現鈉化過程包含:插層反應、無序化反應、轉化反應及合金反應。插層反應后,無序鹽巖相(NaySnS2)的產生改變了陰陽離子的排布,也破壞了層狀結構。在脫鈉化反應過程中,合金相最終只能回到無序鹽巖相,表明不可逆的無序化轉變對不可逆循環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此研究對于全面理解二硫化錫的鈉化/脫鈉化反應過程提供了理論支撐,對硫化物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提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年來,江蘇科技大學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能源與動力學院為青年博士成長提供支持,對潛力人才重點培養,高度重視科研團隊建設,提升科研發展水平。
該工作是與中科院物理所蘇東教授和東南大學徐慶宇教授合作的結果。
論文鏈接為: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