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校工會、教師工作部、人事處、關工委聯合組織2020年新進教師開展師德教育交流活動,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工會主席景旭文、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沈貽森,人事處副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錢安其,關工委資深專家陳保香、潘一樂、潘寶俊,校工會全體人員等參加,活動由工會常務副主席郭永強主持。
師德教育交流活動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領新進教師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加強師德修養,更好地融入工作環境,成長成才。
景旭文做開場講話。他指出,選擇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高尚的職業情操,對學生有仁愛之心;懂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堅守初心、立德樹人。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新教師修好提升自身修養的第一課至關重要。每一位新教師都要認真學習學校師德手冊,明確師德規范、了解規章制度、把握政策內容、嚴格自我要求,有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綜合素養和專業水平,成長為符合“四有”標準的好教師。他強調,新教師們一定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教書和育人、言傳和身教、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等“四個統一”,這是新時代對加快建設師德師風的四個基本要求,自覺認真貫徹落實,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活動邀請關工委資深專家陳保香、潘一樂、潘寶俊,船海學院宋向榮老師參加現場交流。
宋向榮老師從踐行當代教師核心價值觀的楷模景榮春老師談起,景老師用生命和信念譜寫了一個平凡崗位的教師的崇高和超越,工程力學系的每一位教師都深受其感染和影響,努力在自我身上體現并自覺傳承。宋老師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深切體會,從如何對待學生和如何對待工作兩個方面做了分享交流,談了自己對課程思政的理解。教育是崇高而神圣的,需要崇高的思想去引領,他勉勵新教師們敢于問一問自己:做事是不是扎實,是不是能夠做到以身作則、以身示范,學術和教學方面是不是能夠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當碰到利益時是不是能夠正確看待。
關工委潘寶俊老師感慨景老師身患絕癥還堅守講臺六年,他對待教育教學用心和執著,精神偉大,令人敬佩,值得學習。作為我校第一屆本科生,潘老師見證了學校四十多年的發展,分享了個人體會。他結合自己教育、教學、督導、關工委等豐富的工作經歷,鄭重地告訴教師們,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站穩講臺,上不好課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進而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需要重視做好以下五點:一是課前認真備課,課件精心制作;二是能夠駕馭課堂,敢于管理學生;三是上課手段多樣化,能夠吸引學生;四是講課是一門藝術,需要好好學習,主動請教;五是教風嚴謹,言傳身教,實現課程思政。他強調一名優秀教師要有忘我、無我的為教育事業奮斗和獻身的精神;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力爭在3-5年內從一名合格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要愛崗敬業、善于學習、以德為先、站穩講臺、學無止境;實現我校“建設國內一流造船大學”的目標,要靠年輕教師們的不懈奮斗。
新教師們入職時間不長,現場提出了個人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困惑,如:如何面對新階段教學、科研、生活等方面出現的迷茫期?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適應講臺、站穩講臺?面對新時代的學生有怎樣的相處藝術?關工委的專家們現場和新教師們做了親切的交流。潘一樂老師由衷地告訴新教師們:人民教師是光榮的,更是責任重大的,要干一行、愛一行。
工會常務副主席郭永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新教師們遇到問題一定要一分為二看待,平時對學生嚴格要求,守著為學生好的初心,堅持不懈,處理好眼前和長遠關系,更多地從長遠角度思考,一定可以走得更高更遠。
活動在陣陣掌聲中結束,新教師們紛紛表示這樣的交流形式溫馨,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