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我國船舶力學與船舶工程專家、中國船舶集團第702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有生院士做客我校第64期名家講壇,在長山校區圖文信息中心附樓報告廳做了“海洋強國建設中的海洋裝備技術發展方向”主題報告。講座由校黨委書記葛世倫主持。全體校領導、中層干部、科級干部、黨支部書記、系主任、民主黨派代表人士等聆聽了報告。
“‘下五洋捉鱉’的意義絕不亞于‘上九天攬月’,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與經濟強國,必須由陸下海,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占領決定國家未來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深海技術制高點。”吳有生院士從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內涵談起,分析了海洋裝備科技產業面臨的新挑戰、智能船舶技術和綠色船舶技術發展方向與重點、深海開發的意義及技術發展方向、為南海開發維權服務的海洋裝備技術等,進而提出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發展的方向與對策,“建設海洋強國,必須以發展海洋裝備技術與產業為立足點和突破口”、“在當今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海洋裝備技術的發展必須聚焦在‘綠色、智能’兩大方向上”……同時,指明了江科大發展海洋領域教學與科研應當堅持的原則,呼吁大家要為綠色、智能、深海、海洋裝備技術繼續貢獻力量;要關注“內臟”技術,尤其是海洋裝備智能技術與關鍵系統基礎知識的教育與研究;要關注船舶智能制造技術,與企業結合,培育海洋裝備制造技術新增長點。
吳院士的報告視野宏闊、內涵豐富,不僅增強了與會同志對于國家海洋事業成就輝煌的自豪與自信,還激起了干部、教師們奮發努力,積極投身海洋強國建設的雄心壯志。大家紛紛表示,將按照吳院士指明的奮斗方向,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領域下大功夫,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物介紹:
吳有生,男,1942年,浙江省嵊縣人,船舶力學與船舶工程專家。現任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名譽所長、工信部高科技船舶研究計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軍委科技委海戰領域專家委員會主任、國際水動力學學術會議執行委員會名譽主席等。
曾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共12項。1994年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