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錢孛彥 記者 曹德偉)隨著畢業季的到來,有人選擇就業,有人選擇考研。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科技大學深藍學院自動化專業的一個宿舍卻讓不少同學羨慕不已:四人中一人進入了某頂尖軍工企業工作,另外三人則分別考取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這三所985大學的研究生。而除了成績優異之外,翻開幾人的履歷,也是干貨滿滿。
△ 4位學霸 校方供圖
目標清晰:選擇正確的路走下去
許志敏考入了夢寐以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2019年他就以第 一 負 責 人 的 身 份 申 請 了“一種新型機械臂動態抓取系統”專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科技類核心期刊《計算機與數字工程》論文(基于 Code Composer Studio 的無限沖激響應濾波器(IIR)的設計),研究生他則選擇了人工智能方向。
浙江大學的初試分數線很高,專業課難度也較高,盡管如此,兩次獲得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的付勝東對自己充滿信心。他的優勢在于學習能力強,數學和英語基礎非常扎實,最終,他被浙江大學系統建模專業錄取。
“東北大學的老師對實際工程項目能力非常重視,這對參加過不少比賽,動手能力強的我來說,還是有優勢的。”萬欣從去年 9月開始復習,他選擇了東北大學的王牌專業——控制工程專業。他覺得,只有目標明確,自我定位清晰,才能從容應考。獲得過二十多項國家級、省級比賽大獎的顧凱,則有著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極強的動手能力,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興趣與熱忱所在,一直對芯片設計念念不忘的他,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青年時期應盡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特別是自己感興趣行業的信息和廣泛的行業知識體系。”正是對自身的規劃逐漸清晰,顧凱經歷了從考研到留學到直接應聘工程師的轉折。
互相督促:1+3>4
顧凱是宿舍唯一一個不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考研沖刺階段,他承擔了宿舍絕大部分的后勤工作,監督大家保證充足睡眠,每天打熱水、打掃衛生,還幫其他人做了兩門必修課的學習筆記,幫舍友準備期末考試復習。
而對于準備考研復習的其他三人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共同進步。付勝東對于公共課的復習開始得很早,他對復習的很多見解幫助萬欣短時間抓住要點;許志敏專業課基礎非常扎實,幫助付勝東補習專業課知識的薄弱點;萬欣備考的勁頭最足,最自律,帶領另外兩個人走出疲勞狀態。
疫情期間,幾人每天開攝像頭在屏幕前一起自習,互相監督。哪怕初試成績不高,也認真加油以期逆襲。付勝東復試之前,舍友一遍遍地幫他梳理之前做過的項目,每個項目至少問10個問題,來提高他的應變能力,最后付勝東復試后排名躍升32名,躋身一眾名校學子之列;許志敏復試專業課的壓力大,為此,萬欣專門整理了其中三門課的筆記和他分享,復試筆試時,許志敏甩開其他人四十來分,排名大幅度上升。
“一個人或許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集體的互相敦促、共勉帶給三個人共同前進的力量。”萬欣說。
學霸的分享:越努力,越幸運
在同學們的眼中,學霸們到底什么樣?“他們宿舍最大的特點就是共同話題特別多,尤其是專業方面的,只要你帶著問題走進他們的宿舍,就可以獲得小型學術研討會的待遇和成果。”隔壁宿舍的同學說起他們都是豎起大拇指。
在同學們看來,這個宿舍的最大特點就是競賽和科研領域參加得多,每個人的專業能力都很強,且每個人都很努力;同時,又對本專業的知識和運用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從來不吝于分享自己的經驗。
考研對他們則是新的一場歷煉。許志敏說:“我不想神話考研,這個過程真的漫長而痛苦。”從考研開始,原本對作息時間并不敏感的他們開始主動調整,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對抗枯燥。
走過考研路,萬欣很想告訴即將考研的學弟學妹:“考研靠的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持久的努力,看的不是每天起得多么早,而是每天是否都在學習。”
付勝東說:“一天學習下來,與舍友的交流是最好的放松,而不是沉浸于網絡中。與一起奮斗的舍友聊聊天,你會得到莫大的安慰,要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現代快報全媒體 2020年6月20日
http://www.xdkb.net/p1/9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