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男生。
考研發榜季,江蘇科技大學深藍學院自動化專業一男生宿舍中,一人進入了某頂尖軍工企業直接應聘工程師;另外三人分別考取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這三座“985”高校的研究生。
19日,記者從校方獲悉,不僅是考研季成績優異,4人大學4年的履歷,也是干貨滿滿,可圈可點,不由讓人心生敬意。
面對這群優秀的大男孩和他們的考研故事,一些父母肯定會陡生慨嘆: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啊!
明確自我定位,考研季淡定從容
2019年,就以 第 一 負 責 人 的 身 份 申 請 了“一種新型機械臂動態抓取系統”專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科技類核心期刊《計算機與數字工程》論文(基于 Code Composer Studio 的無限沖激響應濾波器(IIR)的設計)的許志敏,夢想著進入控制學科實力強勁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他選擇了最熱門的人工智能方向。扎實的專業課知識讓他面對七門專業課、四輪專業面試的復試,淡定從容。
浙江大學的初試分數線很高,專業課難度也比較高。盡管如此,兩次獲得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的付勝東對自己充滿信心,他覺得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強,特別是數學和英語的基礎非常扎實,相信經過了一年的準備,一定有機會獲得錄取資格。最終,付勝東選擇了浙江大學系統建模方向。
萬欣從 9月開始復習,他所以選擇了招生人數較多的東北大學,原因自己喜愛的控制工程專業,是東北大學的王牌專業。萬欣了解到東北大學的老師對實際工程項目能力非常重視,對比賽經歷豐富、動手能力強的他來說,東北大學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他覺得,“只有明確的自我定位,才能從容應考”。
有20多項國家級、省級比賽大獎的顧凱,有著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極強的動手能力,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興趣與熱忱所在。一直對芯片設計念念不忘的他,把自己的理想鎖定在做一名優秀的工程師,立志為中國的芯片大行業的崛起做貢獻。“青年時期應盡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特別是自己感興趣行業的信息和廣泛的行業知識體系”,顧凱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從考研到留學到直接應聘工程師,對自身的規劃逐漸建立了準確和清晰的認識。
互相敦促共勉,是共同前進的力量
顧凱是宿舍4人中唯一一個不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考研沖刺階段,他承擔了宿舍絕大部分的后勤工作,還負責監督大家保證充足睡眠。每天打熱水、打掃衛生,還幫忙宿友做了兩門必修課的學習筆記,幫舍友準備期末考試.....“后勤部長”,光榮而稱職。
期間,考研3人互相發揮自身優勢,輔導他人的薄弱學科。付勝東對于公共課的復習開始得很早,他對復習的很多見解,一下幫助萬欣在短時間內抓住了要點。許志敏專業課基礎非常扎實,他就幫助付勝東補習專業課知識的薄弱點。萬欣備考的勁頭最足且自律性最強,他就時常鼓勁造勢,帶領另外兩個人走出疲勞狀態。
疫情期間,他們四個每天開攝像頭在屏幕前一起自習,互相監督。哪怕初試成績不高,也認真加油以期逆襲。
付勝東復試之前,舍友一遍遍地幫他梳理之前做過的項目。每個項目至少問10個問題,來提高他的應變能力。最后,付勝東復試后排名躍升32名,躋身一眾名校學子之列!
許志敏復試專業課的壓力非常大,為此,萬欣專門整理了其中三門課的筆記和他分享,最后許志敏復試的筆試甩開了他人40多分,排名大幅度上升!
萬欣說:“一個人或許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集體的互相敦促、共勉,帶給了三個人共同前進的力量。”
顧凱告訴記者:“我們還很年輕,在這個階段我們還有很多試錯的機會。如果沒有更多的信息、知識儲備,那么連選擇試錯的權利都微乎其微。而如果沒有選擇,那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哪條路上的花,開得更香、更美!”
考研沒有神話:越努力,越幸運
在同學們的眼中,這個宿舍的最大特點就是競賽和科研方面參加得比較多,每個人的專業能力都很強,而且大家都很努力,屬于那種“奮斗改變命運”的典型。同時,又對專業的知識和運用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從來不吝于分享自己的所得。
“他們宿舍最大的特點就是共同話題特別多,尤其是專業方面的。只要你帶著相關難題走進他們的宿舍,就可以獲得小型學術研討會的待遇和成果”。采訪中,隔壁宿舍的同學說起4人的鉆研精神和助人精神,都豎起大拇指。所以,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找到他們,一定都能得到熱心地幫忙;同時,4人也十分樂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與研究經驗。有時,有同學實驗或課設的程序遇到問題,他們立馬熱心地幫忙調代碼、做調試。競賽組隊時,他們總是有很多好的點子和執行力,即便是跨學科的團隊,在他們的號召下很快就組建起來。
但考研對4人,也是新的一場歷煉。
許志敏說:“我可不想神話考研,這個過程真的漫長而痛苦。”付勝東說:“考研刷題最困難的地方,在于每天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并對抗枯燥。”
從考研開始,原本對作息時間并不敏感的他們,就開始主動調整: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每天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對抗枯燥。
走過考研路,萬欣很想告訴即將考研的學弟學妹:“考研靠的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持久的努力;看的不是每天起得多么早,而是是否每天都在學習。”
付勝東說:“一天學習下來,與舍友的交流是最好的放松,而不是沉浸于網絡中。與一起奮斗的舍友聊聊天,我會得到莫大的安慰,我會發現考研路上不孤獨。”
許志敏則說:“越努力,越幸運。”
通訊員 錢孛彥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凌云
紫牛新聞 2020年6月19日
https://wap.yzwb.net/wap/news/60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