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是一個永恒話題,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會有“五四”的敘事;“五四精神”是一個經典命題,對它的詮釋隨著時間推移日顯豐富;弘揚“五四精神”是一個時代命題,它會給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中國提供無窮的精神動力。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積貧積弱,以至于正在為民族前途不懈探索的中國青年有時也會懷疑自己奮斗的方向;2020年的中國,雖然正在面臨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但中國青年堅信抗疫道路的正確性和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從1840年中國歷史邁入近現代開始計算,到如今已過180年。在一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1919年注定是極其重要的一年,因為爆發了對中國歷史有深遠影響的五四運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蓖ㄗx這段話,我們不僅要看到“愛國革命運動、社會革命運動、思想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這樣定性的概括,也要注意“民族危難、青年知識分子、人民群眾、民族力量”這些關鍵詞,更要領悟這一偉大運動造就的穿越時空的“五四精神”。
在“工具理性”張揚的時代,我們也許會不自覺地追問精神有什么用?對它的解釋可深可淺,對它的形容可長可短。雖然常常說不清、道不明,但是在關鍵時候它能夠轉化為支撐個人、家庭乃至國家站起來的勇氣、富起來的信心和強起來的信念。1939年3月,在抗戰相持的緊張階段,中國青年聯合會在延安成立了,會議決定把5月4日定為“青年節”,其出發點簡單明了,就是要以“五四精神”激勵中國青年統一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周圍,為贏得抗戰勝利貢獻青春。
“五四”和“青年”為什么有天然的聯系?這要從一所大學、一位校長、一本雜志和一位主編掀起的新文化運動說起。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后,聘請正在上海編輯《青年雜志》的陳獨秀為北大文科學長,《青年雜志》的編輯部遷到北大后,改名《新青年》。面對民族危亡,這本雜志以“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的期許來鼓舞年輕一代成為“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具有家國情懷的人,鼓舞他們勵志為中國崛起而讀書。
這塊思想文化陣地的影響是極大的,有人說:“他的出現是一聲雷鳴,把我們由騷擾不寧的夢中整醒了。”1917年春,一位青年以筆名二十八畫生給雜志投稿,他就是毛澤東。以至于很多年后,毛澤東還說到:“當時很多社團是受了陳獨秀的著名《新青年》雜志的影響而組成的。我在師范學校做學生時就開始讀這個雜志,對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非常欽佩。有一段時期他們成為我的模范,代替了我以前曾崇拜過但當時已經放棄了的梁啟超和康有為。”
由此可見,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將中國青年的思想帶向一個制高點。在他們的思想邁向制高點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巴黎和會召開了。中國代表團對和會充滿期望,提出“中國政府要求和會將德國戰前在山東的租借地、鐵路和其他一切權利歸還中國”,雖然理由無比正當,但得到的是“山東半島權利割讓給日本”的回應。雖然中國代表團一再呼吁:“中國不能失去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訴求還是得不到滿足。在此背景下,中國青年喊出了“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的時代最強音。一時間,從北京到天津,從濟南到武漢,從上海到大江南北,中國青年人的力量被激發出來了。大家目標明確,勇于擔當,放眼世界,立足中國,團結人民大眾為民族為國家奔走呼號。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現了自己的力量。
這段歷史是驚心動魄的,更是驚天動地的。當深入學習這段歷史后,我們應該懂得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的豐富內涵,毫無疑問,它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深沉的信仰,是一個人超越自己之后最有意義的價值歸屬。在愛國主義的激勵下,在黨的領導下,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征程中,中國青年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如今,我們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是什么?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在哪?中國青年的使命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中國青年提出: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當時代責任、要勇于砥礪奮斗、要練就過硬本領、要錘煉品德修為。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對此,如何學懂弄通并且做實呢?歸根結底還是要求廣大青年能夠超越自我,在回望五四歷史的過程中理解五四精神,在弘揚五四精神的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在厚植家國情懷的行進中勇于作為、善于作為、大有作為!
(作者:郭昭昭 江蘇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 省青年思政課“領航·揚帆”計劃培養人選)
學習強國 2020-05-05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703631427568586599&item_id=370363142756858659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