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2月21日訊(通訊員 王琳 記者 萬凌云) “每天早晨‘健康打卡系統’自動提醒師生填報,10秒鐘就能完成,我隨時能查統計結果,真方便!”江蘇科技大學環化學院疫情聯系人趙桂亞老師一早就打開手機,查看學院師生健康狀況,得益于學校研發上線的“健康打卡系統”,不需要一個一個填表格。從繁瑣復雜到便捷高效,“智慧化防疫體系”在江科大已全面激活,硬核技術助力校園疫情防控更加精準高效。
疫情期間,江蘇科技大學運用大數據、智能監測等各種手段,筑牢校園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為遍布全國各地的師生員工提供遠程教學辦公服務,給師生提供了很多便利。
大數據分析輔助形勢研判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廣大師生身心狀況怎樣、最大的困難在哪……是學校最關心的問題。江科大依托校內“共享數據平臺”開展專項調研,從師生戶籍分布、寒假居住地、家庭關系等維度排查了師生與疫區的關聯情況。
在數據分析挖掘的幫助下,學校學生處迅速篩查到53名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并很快發放臨時困難補助。家在黃岡市黃梅縣的余同學接到電話后驚喜地說:“沒想到學校這么快就給我們送來溫暖,讓我們更加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
通過大數據技術,學校進一步加強疫情和開學形勢研判,描繪了全校2萬余名師生的基本數據情況,科學制定了下一步防疫措施。
健康打卡助力智慧抗疫
面對疫情防控形勢,如何開展人員分類管控,師生流動信息、健康信息統計變得至關重要。為了實現科學、迅速、精準的疫情防控信息填報統計,江科大迅速組織技術團隊上線“健康情況每日填報系統”,在全市高校中率先啟動“健康打卡”制度。
信息化辦沈勇老師說:“疫情面前我們不僅是程序員,更是黨員!我們運用大數據技術、云平臺技術采集師生姓名、身份證號、電話、居住地、體溫、遷移軌跡等基本信息,自主開發后臺統計與報表輸出功能,對預計發生的師生人群流動做到了最大限度監控?!?/p>
這個可以通過手機APP、微信、電腦三種方式進行“健康打卡”的系統,使學校實時掌握防疫動態,隨時可查師生健康數據。由此提升了各部門之間組織調度與聯動效率,實現了江蘇科技大學的科學抗疫、智慧抗疫。
云端課堂“鍵對鍵”線上教學
疫情期間,江科大積極響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作用,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期間,面向全校教師開展線上教學資源使用培訓,利用網上優質課程平臺資源,開通了600余門線上課程,覆蓋公共必修課、學科基礎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
教師從傳統教學“面對面”方式轉變為戰“疫”時期“鍵對鍵”的線上教學,受到全校學生熱捧。
老家在廣西百色市西林縣的鄧運欽是計算機學院大三學生,談到新學期在線課程非常激動,“大三的專業課非常多,假期中常擔心因為疫情影響學業。線上學習第一天,我感覺收獲非常多。老師們課前準備非常充分,不僅有慕課,老師們也以QQ直播的方式和同學們面對面交流溝通、答疑解惑,同學們對這種授課方式覺得很新鮮、生動!”
紫牛新聞 2020年2月21日
https://url.cn/5lZG4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