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3000多年建置史的江南名城鎮江,如何能夠借助表意與敘事,來作城市文化傳播的符號學解讀?
2024年11月1日上午,鎮江古城南郊長山之麓煙雨空蒙,如臨畫境,2024年第4期社科金山學術沙龍活動在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行, 40多位社科理論界學者和社團負責人會聚于鎮江古城南郊長山之麓,就“文化名人敘事與鎮江形象國際傳播”主題,暢談如何進一步提升鎮江城市影響力。鎮江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孫國林主持沙龍。
“長江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是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徑。”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曾景婷以“西方人眼中的沈括與《夢溪筆談》”為主題,將11世紀中國科學史坐標與長江運河文化相聯系,她說,《夢溪筆談》成書于長江與運河交匯口鎮江,呈現出長江文化開放包容、開拓創新的文化內涵。自1859年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節譯指南針記載以來,《夢溪筆談》不斷通過中西方譯者,將中國科技知識和科技文化源源不斷地傳播到西方。
鎮江市政協常委、市旅游協會副會長、新華日報社鎮江分社社長晏培娟建議構建“1+n”宣傳矩陣,提升鎮江城市影響力?,她說作為駐地媒體,講好鎮江故事、塑造鎮江形象,媒體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將一如繼往心系”省之要事”、聚焦”市縣大事”,講好精彩鎮江故事。
文化名人是鎮江文化血脈的旗幟、標志和名片,講好文化名人的故事,梳理鎮江文化自信的豐富資源,是樹立鎮江文化自信的重要策略。”江蘇科技大學中國船舶工業工程師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研究員張堅強綜合梳理了六朝以來鎮江地區文化名人的歷時性敘事、共時性敘事和虛構性敘事及其傳承,探討了如何在新時代凝聚社會共識,打造鎮江文化精神?如何講好鎮江故事,讓世界讀懂鎮江?他認為在國際傳播中,要善于圍繞鎮江文化符號進行意義闡釋,不僅呈現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播為人所津津樂道、業已為人所熟知的內容,還要講述新故事、引領新話題,為城市故事注入更多時代發展的內容,挖掘展現新時代鎮江的新內涵新形象,打造具有新時代價值的鎮江文化符號,講述好鎮江城市發展故事。
江蘇省地方志學會理事、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理事,市賽珍珠研究會副秘書長裴偉作《左圖右史 東西互鑒——近代外國人視角中的鎮江運河》發言,他現場出示用近代來華外國人制作(描繪、拍攝、書寫)的地圖、照片和文學作品,還原當時鎮江運河一段的風貌信息,給當下學術研究、生態保護、 城市建設等提供一個參照。
“山水之間有鎮江,鎮江人筆下有山水。” 《京江二十四景》是清代鎮江畫家周鎬的杰作,它既是十九世紀中葉古城名勝的珍貴寫真,更是畫家追求創新變革的藝術佳作,讀懂它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珍惜歷史,熱愛名城。鎮江博物館研究館員張劍作《山水之間——周鎬及其”京江二十四景圖冊”》發言。她從鴉片戰爭前后的鎮江本地畫家周鎬的代表作《京江二十四景圖冊》的人文源頭說起,分人文背景、京江畫派、周鎬其人、京江二十四景圖冊四個部分,以文化名人敘事的方式,為鎮江形象傳播建言。對于“京江二十四景”這種在地資源、文化符號,在當下文化產品生產、銷售和文化服務等環節中,提供貫穿一致的主題和意義,為文化產品賦予敘事性設計和故事價值,用有價值的符號IP提升文化產品的內容質量與傳播生命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 “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這從戰略高度指明要加強文明文化標識符號的提煉和時代闡釋,通過符號敘事破壁架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文化符號是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重要載體,人類文化文明依賴于各種形態符號的承載,實現代代承繼、薪火相傳。特別是在當今高度符號化的數字媒體時代,重視提煉打造中國城市文明標識,持續增強城市文化符號國際傳播效能,成為推動城市出海,講好中國城市文明故事,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圖景的重要環節。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的歷史與文化,而城市文化特征符號則是人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經過客觀和主觀的篩選后最終得以保留的,是人們對這座城市形成的最有代表性和最突出特點的認同與表達。
剛剛受聘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的書法理論家衡正安,是從鎮江走出去的學者,他以獨特的書法藝術撬動鎮江文化的發展與傳播鎮江以其獨特的書法資源、書法文化,不僅獨立于全國同等城市之列,甚至在整個江南鎮江這樣獨特的書法文化也是非常少見。特別是2006 年開始建設,歷時 10 年建成的中國米芾書法公園與焦山碑林,形成了一古一今、一南一北、一合一分的城市書法文化格局,將鎮江作為一種以獨特書法藝術,撬動整個鎮江文化發展,帶動鎮江整個城市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近年來,在社交化、移動化、視頻化的國際傳播格局下,創新打造文化符號、發展城市IP經濟逐漸成為眾多城市關注的焦點議題。一時間“西安盛唐密盒” “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節”等競相登場,符號化策略已然成為打開城市國際傳播新格局的一把密鑰。豐富的名人敘事蘊藏,作為文化符號,也是鎮江城市文化資源的凝結與呈現,既是承載觀念的形象,也是表達意義的形式,代表著鎮江城市獨特的精神標識,具有簡潔、生動、易理解、易傳播的特點,在促進鎮江對外推廣、講好鎮江故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家一致認為全球化大背景下,國際競爭已轉向城市間競爭。城市形象構建和旅游文化推廣已是城市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鎮江城市內在特征和外在面貌相結合,提煉出城市獨特價值,演繹出城市獨一無二的特色符號體系,是讓世界讀懂鎮江的關鍵。
這次沙龍是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加快校地合作,深入參與鎮江文化建設的重要活動,,得到鎮江市社科聯、江蘇科技大學人文社科處、新華日報社鎮江分社指導和鎮江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的支持,旨在進一步推動地域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深化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展現鎮江“創新創業福地、山水花園名城”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