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江蘇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江科大”)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等重大命題落實到高水平大學建設中,在大學習、大調研、大擔當上勇擔強國使命,持續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和學校高質量發展。
鑄魂育人彰顯江科大擔當
江蘇科技大學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始終把穩辦學政治方向,旗幟鮮明地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與擔當。學校將思政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入“船魂”精神,厚植家國情懷,涵養“興船報國”特質,著力打造船海產業人才“蓄水池”,以主題教育成效提升人才培養質效。舉辦“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黨的二十大精神知識競賽,舉行“啟航深藍”文藝晚會,引領青年學生常懷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堅定理想信念,不負青春韶華;系統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好用好“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與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茅以升紀念館等單位合作共建,設立“茅以升班”和茅以升學生黨支部;全國樣板支部景榮春學生黨支部、英語系黨支部、春蠶服務社黨支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開展紅色“船”人宣講、弘揚“春蠶精神”等活動,強化思想引領,凝聚實干力量;大力推進行業特色型高校一流人才培養提質工程,推動各類高層次人才上講臺、進實驗室,躬耕教育教學一線。深化校企協同,把專業建到產業鏈上、把課堂移到生產線上,為企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為江蘇造船總量連續14年名列全國榜首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中國船舶集團高度評價江科大畢業生“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齊心、干得成事”,船舶行業特質人才培養示范效應顯著。《船海類高校大學生“1621”素質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興船報國’文化滴灌式育人的實踐探索”項目入選江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先后在“學習強國”平臺、《新華日報》、《江蘇教育報》等媒體發表宣傳學校主題教育特色亮點稿件46篇。
科研服務展現江科大實踐
圍繞船舶、海洋、蠶桑三大辦學特色,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著眼國之大者、校之要者,確定調研課題,其中包括學校成立的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的高質量發展、推進學校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打造蠶桑特色等課題。確定“推動江蘇內河電動船舶產業鏈建設路徑及政策建議”正面解剖式典型案例,多次開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學校領導分別帶領調研團隊與一線船舶企業、科研機構面對面交流溝通,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通過深入調研,學校持續深化與中國船舶集團、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的校企合作。學校與中國船舶集團聯合成立“船海裝備先進制造技術創新中心”,每年共同投入2000萬元,開展船海領域重大裝備研制,推動船海裝備產業轉型升級;與連云港市就浮式防波堤項目落地達成具體意向;還將圍繞冰區挖泥船、北極航海保障、通信導航、LNG接收站、北極油氣利用、北極海域海洋裝備等領域進一步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全面加強與中國船舶集團、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的戰略合作;聚焦“雙碳”戰略,加強與鎮江地區船舶及配套企業合作,推動鎮江市純電動船舶產業發展。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學校生物技術學院、農業農村部門蠶桑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譚安江團隊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闡述了在家蠶中構建天然植物化合物的多基因生物合成途徑,不僅證實甜菜紅素可作為昆蟲遺傳轉化研究的可視化分子標記,也為今后利用家蠶生物反應器開展天然化合物的規模化制備開辟了新的途徑。
創新驅動貢獻江科大智慧
學校主動融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深化科研組織模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學校擔當作為。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圍繞海洋強國戰略,提出了主動融入北極航道建設工程等重大項目的思路,梳理出北極冰區挖泥船設計建造關鍵技術、極地航道北斗高精度定位關鍵技術、多功能一體化勘察裝備研究及應用等學校優勢科研方向,開展北極冰區船舶研究,力爭在北極發展戰略機遇中為江蘇省爭取先機,為推動江蘇省建立較為完整的北極航運產業鏈作出積極貢獻。學校爭當江蘇海洋強省建設“排頭兵”,起草《關于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建設期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情況的報告》。聯合沙鋼集團攻克了超大焊接熱輸入船鋼“卡脖子”難關,加強與連云港市的溝通,推進浮式防波堤技術在省內推廣應用,加快推進船用LNG動力換罐補給技術、船載無人潛水器收放技術、海上風電安裝船總體設計技術等“卡脖子”技術的成果轉化,助力江蘇打造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強省,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江科大智慧。
師生至上抓好江科大民生
學校黨委把為師生辦實事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舉措。堅持師生至上,協調屬地解決長香路江科大路段交通問題,開通“惠民直通車”;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在長山大學園區投資建設幼兒園;解決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青年人才密切關注的生活需求等急難愁盼問題。學校機關黨委下屬23個黨支部結對幫扶深藍學院27個學生班級,通過落實落細“六項舉措”、認真履行“五個一”任務,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充分發揮后勤服務公益性,以餐飲服務為主要突破口,強化物資采購系統化、后勤管理數字化,全力提升后勤服務保障能力。建立回應和滿足師生需求機制,通過召開座談會、“桌面12315”、服務大廳、“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等措施,調研師生需求,加強和改進服務工作。
萬里征程風正勁,千鈞重任再揚帆。江蘇科技大學堅持不懈對標世界科技前沿、銜接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期待,胸懷“國之大者”,為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周南平)
中國教育報2023年8月23日4版頭條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8/23/content_627924.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