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學技術廳和鎮江市政府舉辦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融合發展大會在鎮江隆重召開。江蘇省省長許昆林出席大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副省長胡廣杰、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出席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省工信廳廳長朱愛勛、市長徐曙海等出席。來自全國各地船海領域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共500多人云集鎮江,共襄船海盛舉、共話向海圖強,以推進船海領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江蘇省船舶海工產業鏈首席專家、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葛世倫,省船舶海工產業鏈首席專家、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志勇出席會議并接受媒體記者采訪。
辛國斌副部長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突破瓶頸制約,補齊短板弱項,加快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深入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產業發展生態,加強本土配套和國際協作體系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發揮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企業帶動作用,引導產業鏈資源區域集聚,推動造船基地優化升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建設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綜合產業集群。工信部將持續支持江蘇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副省長胡廣杰在講話中說,要全面實施《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加快推進船舶海工產業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南通、泰州、揚州地區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引領、帶動和推動作用,統籌推進產業集群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的攻關工作,圍繞優勢產業“強鏈”、特色產業“建鏈”、設計能力“延鏈”、配套集成“補鏈”,進一步做大做強一批總裝型鏈主企業和培育一批掌握獨門絕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型企業,促進產業鏈的融合發展與創新,推動船舶海工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胡廣杰在講話中勉勵江蘇科技大學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短板領域,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船舶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瞄準重大項目、技術創新等關鍵環節,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在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船舶海工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做出新貢獻。
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是實施海洋強國、制造強國和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要戰略性產業。作為船舶工業大省,江蘇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研發、設計、制造、配套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本次大會圍繞“筑夢深藍、智造強國”主題,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有生作“船舶海工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方向”主旨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宣講“專精特新”企業相關政策,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集群培育意見,中國船舶集團、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發布應用場景需求,舉辦船舶制造與關鍵配套、綠色智能發展兩場供需對接活動。此外,鎮江市與中船動力(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以重大項目為牽引,共同打造綠色智能、國內領先的船舶動力產業基地。鎮江市8個科技類投資合作項目和27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