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關于主題教育的部署要求和學校具體工作安排,近日,江蘇科技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在學習調研基礎上深入分管單位或所在支部講授專題黨課,分享主題教育的學習收獲以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差距和進一步改進工作的思路舉措。


黨委書記葛世倫以《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建設高水平大學、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題,從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內涵談起,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建設高水平大學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三個方面展開闡述。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一大批建設者與接班人,這是高校教育的職責。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高校不折不扣得到貫徹。葛世倫回顧總結了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取得的成績與啟示,他表示,要準確把握高校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要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優化學科布局、強化學科特色,推進學科建設進位爭先;要以產品為導向,以團隊建設為支撐,推動科學研究上水平;要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他強調,要以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緊密結合。要加強師資隊伍與人才資源開發,加強學科帶頭人培養,推進團隊建設。要建好平臺,拓展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的合作,推進與中國船級社開展戰略合作。要進一步落實胡廣杰副省長對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工作的批示,主動融入國家深海遠洋發展戰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做出積極貢獻。

校長周南平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江科大力量》為題,結合調查研究成果,用鮮活的案例、詳實的數據、嚴密的邏輯,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立德樹人成效顯著”“科技實力全面提升,社會服務成效顯著”“師資隊伍更加強勁,人才賦能成效顯著”三個方面總結了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學校在發展新征程中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帶來新機遇、“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提出新要求、行業高質量發展賦予新使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帶來新課題、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急需新突破。全校上下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為指引,認真總結辦學以來成功經驗,認真謀劃高質量的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實現新發展,謀求新突破。他強調,推進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學校具有深遠意義。一是要通過深入推進有組織科研、產出高水平成果;二是要通過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三是要以成果轉化為基礎,謀劃國家高級別科技獎項等一系列對策。他號召,要充分有效利用資源要素,持續深化校企合作,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挖掘學校發展新的增長點、新的機會,通過高水平科技創新與服務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蘇科技大學新實踐。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景旭文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題,從中國關于工業化的歷史話語權的形成談起,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以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三個方面展開闡述。他強調,做好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和意識形態工作,對于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他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理論武裝,不斷提升教師政治站位;突出課堂育德,不斷豐富師德建設載體;發揚“船魂”精神,著力打造江科大師德品牌。

黨委副書記湯建以《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加強高水平大學優秀文化建設》為題,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及重大意義,并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和囑托為指引,系統闡述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蘇新實踐。他指出,強國必先強教,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教育現代化的支撐。江蘇是經濟大省、教育大省,江蘇的教育現代化建設在全國“一盤棋”中具有重要典型意義。湯建聚焦江科大高水平大學優秀文化建設,從學校特色鮮明的育人傳統、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興船報國”文化育人的實踐探索及其形成的特色育人成果等方面詳細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視閾下的江科大思考。他表示,學校將持續開展“船魂”精神傳承創新工程;啟動校史文脈傳承工程;持續推進深藍課程群建設;深入打造船海特色的科技文化系列活動。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鄭培鋼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題,從“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內涵”“全面把握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理論新論斷”“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深入貫徹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新部署新要求”四個方面展開闡述。他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多方同向發力的系統工程,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要注重目標、任務、形態的整體性,主體、內容、運行的系統性,以及監督、責任、方略、機制的協同性;反腐敗斗爭是黨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他強調,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的強大真理力量鍛造黨性作風、強大實踐力量破解工作難題、強大精神力量激發奮進動力,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黨委常委、副校長談鎮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心任務和戰略部署》為題,從“中心任務的擘畫”“戰略部署的展開”“時代呼喚的要求”三個方面詳實講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深入系統的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特征、本質要求和戰略安排。他強調,要堅守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持續深入開展好主題教育,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更大成效,激活大學人文社科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為建成一流造船大學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黨委常委、副校長潘錦全以《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學校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題,從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的背景和歷史脈絡談起,圍繞學校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詳細分析了學校安全工作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校園安全風險的成因,提出了學校安全風險治理能力提升的建議。他強調,要認真學習和領會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五大要素”“五對關系”“二十個重要領域”“十個堅持”等重要精神和工作要求。提升學校安全治理能力建設要牢牢把握“四個堅持”,即堅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站穩學校意識形態陣地;堅持以師生安全為本,完善風險防范機制;堅持防范化解校園安全風險,構建全過程風險防控體系;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校園安全治理體制架構。

黨委常委、副校長嵇春艷從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話語形成談起,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如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并結合一流學科建設與高質量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展開闡述。她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要以一流學科建設與高質量研究生教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她強調,要努力增強學科整體水平,建成一批高水平一流學科,推動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群進入雙一流,早日建成國內一流造船大學;要以學科為載體,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構建“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三位一體培養模式,狠抓研究生教育教學、分類培養和實踐創新工作,不斷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黨委常委、副校長任南從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談起,全面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圍繞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高等教育力量,詳細分析了學校一流本科教育行動成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人才培養質量再提升等現狀,提出高等教育應堅持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堅持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堅持構建自主知識體系、堅持涵育“經師”和“人師”的統一、堅持加快數字化建設、堅持面向世界融通中外、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等。她強調,要加強高校政治能力建設的思考,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提高“政治三力”,做思想上的清醒人;要牢牢把握“政治三力”的精神要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堅持知行合一,提高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和執行力。以奮進的姿態,錨定“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高等教育力量”的奮斗目標,緊盯學校建設任務要求,加快推進學校蝶變躍升、跨越發展。

黨委常委、副校長胡愛祥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鍛造堪當重任的干部隊伍” “指引青春奮斗融入新征程”五個方面講授專題黨課,他指出,一是要深刻理解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二是要實現以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三是要充分發揮江科大人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龍頭作用,不忘“興船報國”初心與使命,培養“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齊心、干得成事”的船舶行業特質人才。他要求,學生教育管理部門黨員干部要政治過硬、能力出眾、形象良好,要做好青年工作,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先學一步、先思一步、先查一步、先講一步,堅持突出問題意識,將專題黨課與調研成果緊密結合,與回應師生普遍關心的問題緊密結合,與整改落實緊密結合,切實把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讓黨課鮮活又入心,為全校黨員干部進一步學好黨的創新理論、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作出了引領和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