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羅文記者何佳芮)近期,江蘇科技大學牽頭獲批國家某部委重大專項科研課題“某型浮式防波堤裝備技術研究”,課題批復經費9000萬元。為了更好地推進課題的各項研究和工程示范工作,2月27日,在江蘇科技大學長山校區會議室舉行了課題任務書啟動協調會。
該校校長周南平介紹了江蘇科技大學的綜合實力、辦學特色和近年來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及未來發展規劃,指出項目作為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成果,對海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意義重大,期待各方繼續搭建平臺、深化合作,加強政產學研聯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撐,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名譽所長吳有生介紹了項目的實施背景和意義,針對海洋經濟發展和命運共同體構建,吳有生概括了項目幾個方面的任務:從淺海走向深海、從近岸走向遠洋的漁業養殖技術研究;海水溫差發電等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探索;海上新型交通運輸及保障裝備技術應用;圍繞海南省需求開展層次清晰、設計合理的科學研究。他對江蘇科技大學長期以來對大專項工作的支持和作出的貢獻表示肯定,并對學校科研事業發展提出技術創新和產業拓展“兩條腿走路”的希冀。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林謨諧表示,該項目對海南的自貿港建設和海洋強省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項目技術具有高度的環境協調性和功能合理性,適合海南的自然環境,對休閑漁業發展和漁港建設事業具有強大的支撐和推動作用。林謨諧對江蘇科技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的責任意識和主動走出高校、走向社會的科研工作生命力表達了高度認同,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增進交流、增強合作,學習新技術、拓展新思路、迸發新靈感。
項目負責人、副校長嵇春艷從環境適用性、經濟性和實用有效性三個方面介紹了浮式防波堤的技術優勢、國外應用案例、科研團隊成員和所獲成果、海上休閑觀光旅游和海上網箱養殖等國內推廣和應用實例,對項目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技術關鍵、主要技術指標、研究意義和工程示范方案等進行了深入闡釋。
工程示范地海南省臨高縣副縣長王光磊重點介紹了武蓮一級漁港的產業項目情況和開發過程中所遇問題,剖析了浮式防波堤對武蓮一級漁港的作用和意義,表示將全力配合項目建設,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海南省三沙市旅交局副局長胡惠群認為建造浮式防波堤對保護船舶、保護碼頭意義重大,并結合三沙市自然環境和實踐經驗提出相關建議,希望項目早啟動、早實施、早建成,成為島上亮麗的風景線。
與會領導和專家圍繞浮式防波堤的技術基礎、研究路徑、生產效能、社會需求和應用前景等進行深入的交流討論。
該校黨委書記葛世倫希望學校相關人員根據專家的建議和意見認真修訂項目執行計劃,并根據海南當地的現實情況做好項目的推廣應用。他表示,學校會全力支持項目開展,做好保障工作,在海洋強國建設進程中發揮江科大作用。
江蘇科技報2023年3月3日A12版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110344/120902/130751-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