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吳秀霞 報道 近日,江蘇科技大學船海學院物理海洋科學與工程應用團隊在美國氣象學會(AMS)旗下TOP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在線發表了 題 為“Nonlinear dynamics of a hysteresis westernboundary current perturbed by a mesoscale eddy at agap with an island”的研究論文。該系列論文的研究結果對于更好地認識黑潮通過呂宋海峽入侵南海的物理過程具有理論指導作用,并為黑潮路徑變異動力機制的完善提供參考價值。據悉,西北太平洋黑潮(西邊界流)通過呂宋海峽豁口入侵南海,在β效應下,西邊界流存在多平衡流態,并發生遲滯現象。該系列論文采用多源衛星遙感觀測資料分析黑潮路徑變異的時空特性,并利用海洋數值模式研究了呂宋海峽島嶼、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渦和南海大尺度環流對于西邊界流流態變化的影響。研究表明,豁口處島嶼的存在有利于西邊界流以渦旋脫落流態入侵南海;中尺度渦能夠使得臨界態西邊界流從渦旋脫落態向跨越態轉變,反之亦然,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渦到達呂宋海峽的位置也對黑潮流態產生重要影響;由冬/夏季風引起的南海大尺度環流均能使得西邊界流從入侵態向跨越態轉變,而僅有夏季風引起的南海大尺度環流能夠使得西邊界流從跨越態向入侵態轉變。江蘇科大船海學院物理海洋科學與工程應用團隊主要從事海洋動力、中尺度渦、海氣相互作用和氣候變化、內波和內潮、近海環流等物理海洋學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該團隊包含5名物理海洋學等專業的博士和博士后,已在海洋科學領域高水平期刊上發表一系列論文。論文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的支持。
中國船舶報2022年1月4日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