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通訊員 周春燕 壯丹麗
國防教育思政課、人防知識競賽、國防教育拓展班、“軍營一日”活動……近年來江蘇科技大學順應新形勢下高校國防教育特點,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優化思政課程供給內容,將國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雙管齊下激發培根鑄魂新動能,構建有效銜接“課—教—學—用”的教學組織體系,達到“塑魂、塑形、塑人”的育人成效,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稱號。
上好國防思政課,把好“航船舵”
“家國情懷是根,興船報國情懷是葉。我們將國防教育融入新時代的思政課體系中,通過模塊化的教學設計,把中國精神主題教育常態化,將學校的船魂精神融入思政課,希望能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獲得感,培養大學生的船魂精神、家國情懷、共同理想、崇高信仰。”江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郭昭昭介紹說,他們根據思政教育規律和大學生認知特點,啟動思政課改革與創新,探索出一條“領、悟、說、合”一體化的教學與實踐模式。
與此同時,該校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浸潤式育人優勢,建設“1+1+1”課程群,立足船舶與海洋辦學特色,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國防教育資源,建成精神引領通識課《中國精神十六講》、家國情懷通識課《“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的家國情懷》、興船報國主題通識課《近現代船舶工業發展與中國崛起》《中國近現代海軍史》,讓家國情懷的培養通過興船報國深化,實現“根”深“葉”茂。
船模館里固國防,立好“風向標”
“遼寧艦的服役對我國海軍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代表著0向1的突破!”“一起為祖國的國防建設添磚加瓦,用青春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以科技能力助力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在江科大700平方米的船模館里,青年學子們學黨史、固國防、談信仰,從“開天辟地第一船”“渡江戰役第一船”“向海圖強第一艇”“走向海洋強國的大國重器”中,感受黨的堅強領導和一代代造船人的初心。
“我們船模館的所有模型都是由原設計單位下屬的模型公司,按照原圖紙的比例縮小制作而成。”該校船舶工程系教師楊敏介紹說,“學生聽完課,再來這間共享船模館實地參觀,近距離接觸思政課上提到的大國重器,可以直觀感受到我國的海防力量。”
體驗式國防教育,提升“航行力”
不久前,在江蘇省阜寧中學的操場上,江蘇科技大學國防教育拓展班的“教官”們身著迷彩,軍姿挺拔。烈日炎炎下,他們耐心糾正著參加軍訓學生的動作。為期4天的帶訓,讓阜寧中學的師生們領略了江科大學子的風采。
據江科大黨委安全保衛處處長蔣宏志介紹,學校開設國防教育拓展班就是為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打造國防人才輸出的“蓄水池”。該校通過基礎訓練、強化訓練、素質拓展3個階段,幫助學員掌握列隊、捕俘拳、野外生存等軍事基本技能。學生還可以學習持槍升旗、無線電測向、識圖用圖、軍事地形學等專項技能,接受應急救護、文獻檢索、新聞寫作等綜合能力培訓。開班6年來,學校累計培養近400名具有較高綜合國防素質的青年大學生,為部隊輸送170余名優秀士兵。
該校黨委副書記湯建表示,作為一所行業特色型高校,服務船舶工業、國防事業始終是學校崇高的使命責任。“如今,我們構建了‘以國防思政課教學為主,以國防宣傳教育活動、大學生征兵動員教育、國防文化建設為補充’的‘四位一體’高校國防教育體系。未來,我們將更加堅定地發揚‘船魂’精神,擔負起興船報國、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重任。”
江蘇教育報2022年9月23日平安教育第三版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70876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