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者,當正心修身,涵養文化,守住廉潔之本。江蘇科技大學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抓手,注重以廉潤心、以文化人,強化系統觀念,充分發揮組織推動作用,著力構建“平臺育廉、思政樹廉、機制促廉、藝術潤廉、家風助廉”的“五廉”聯動模式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為學校立德樹人賦能提質。
“平臺育廉”——依托主題活動月、文化示范點,構建“平臺育廉”路徑。江蘇科技大學歷來重視廉潔文化建設的傳承和平臺打造,多年來持續開展“校園廉潔文化活動月”,不斷挖掘廉潔文化資源,通過廉潔文化墻、廉潔文化書屋、廉潔警示桌牌、廉潔文化專刊、廉潔文化角等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著力打造有特色、有內涵的廉潔文化教育陣地。我們打造校級“廉潔文化示范點”,前后有8家單位“廉潔文化示范點”建設通過驗收掛牌,有多家校外單位到校交流學習建設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更加注重貼近新時代需要,精心策劃“守初心、知敬畏、揚正氣、擔使命”“學黨史、銘初心、倡廉潔、樹清風”等主題鮮明,內容貼近黨中央戰略部署、貼近師生員工生活、貼近黨員干部實際的系列活動,依托知識競賽、話劇表演、趣味運動會、校地共建等多元豐富的文化載體和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滲透到校園生活的各個層面。我們尤其注重將廉潔文化活動延伸到學生宿舍,至今已持續5年,讓“廉”元素融入日常,將廉潔“種子”播進學生心田,通過平臺建設把廉潔文化融入立德樹人氛圍營造與文化建設中,助推廉潔文化啟智潤心。
“思政樹廉”——嵌入思政課堂、干部培訓,構建“思政樹廉”路徑。學校挖掘校史中的紅色基因,將“船舶、海洋、蠶桑”的辦學特色深度融入“課程思政聚合行動”中,充分發揮課程思政資源優勢,采取“滲透式”“體驗式”等教學方式,在思政課堂和課程思政建設中滲透崇廉敬潔的思想,引導學生養成廉潔自律良好品質和廉潔從業思想基礎。2019年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學校通過“送紀上門”講授主題黨課等,深入開展黨性黨紀教育,引導師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覺遵守黨紀黨規法律法規。學校持續舉辦專兼職紀檢干部培訓班,結合紀委全委會、紀檢委員工作例會、“清風在線·實務周周講”等“嵌入式”開展廉潔教育,通過校紀委網站和“清風科大”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中紀委、省紀委通報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公開通報學校黨員干部的違規違紀違法情況,推動黨員干部“樹廉”常態化,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機制促廉”——精準化警示教育,完善制度,構建“機制促廉”路徑。學校堅持因人、因崗、因需、因材施教,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對新晉升處級、科級干部開展任前專題廉政談話以及集中警示教育,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著力提升警示教育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注重對關鍵崗位、重要領域、重點環節的系統性教育。警示教育靶向施策,教育對象全覆蓋,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不當局外人和旁觀者,真正把自己擺進去,自覺把好權力利益觀、廉潔關,從而實現警示教育的“精準滴灌”。2019年以來,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先后制訂30余項規章制度,編印《江蘇科技大學紀檢監察工作制度匯編》,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風險崗位,督促職能部門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切實強化風險點防控,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織密織牢制度“籠子”,努力為學校立德樹人提供堅強政治保障。通過完善制度,學校紀檢監察工作更加科學規范,監督執紀問責職責進一步強化。
“藝術潤廉”——注重藝術渲染,倡導藝術創作,構建“藝術潤廉”路徑。學校多年來持續組織廉潔主題文化作品征集活動,推進廉潔主題的作品創作與知識傳播,將征集到的書法、繪畫、攝影優秀作品,通過主題作品展覽、學校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進行展示,鼓勵師生將廉潔主題文化融入作品構思、創作全過程。學校通過“晾曬”作品,既豐富了黨員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借廉潔文化激勵全體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廉潔自律、奉公守法,增強廉潔教育的滲透力和感染力,持續推動廉潔文化可感可觸、入腦入心,并在潤物細無聲中營造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廣大教師廉潔從教、青年學生敬廉崇潔的廉潔風尚,為“廉潔校園”建設提供有力文化支撐。
“家風助廉”——開展家書征集、家風故事分享,構建“家風助廉”路徑。學校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啟迪靈魂的家風故事分享會,引導黨員干部爭做“好家風”的踐行者、“好家規”的創立者、“好家訓”的倡導者,自覺弘揚優良家風文化,以好家風涵養淳良品性,用好家風培育嘉言懿行,積極營造“家風助廉”的濃厚氛圍。我們開展廉潔家書征集活動,引導師生通過家書傳情、家風傳承,傳播廉潔理念,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引導家庭成員增強修身律己、廉潔齊家的意識,引導家人共同關心、呵護師生健康成長,筑牢黨風廉政建設的家庭防線。
(作者系江蘇科技大學紀委書記、派駐監察專員)
江蘇教育報2022年9月16日3版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70184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