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的學生拍攝了短片《在燦爛陽光下》,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
近日,南京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的學生拍攝了短片《在燦爛陽光下》,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
日前,“青春心向黨、奮進新征程”五四表彰大會暨原創舞蹈詩劇《崢嶸歲月》南京藝術學院專場文藝演出在該校舉行。當晚,2個多小時的演出過程中數次掌聲雷動,臺上臺下形成強烈共鳴。
《崢嶸歲月》是一部具有專業水準、現代感極強的舞蹈詩劇,由南藝舞蹈學院舞蹈編導專業、首屆中國舞編導方向師生集體創作,展現了一代代青年跟隨中國共產黨不屈奮斗的精神面貌。創作團隊以青年擔當切入,梳理中國共產黨的成長脈絡,從五四運動、秋收起義、奔赴延安,到新中國成立后赤子歸國、攀登珠峰,再到女排奪冠、精準扶貧、抗擊疫情,演繹了革命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發展態勢,還原了中國社會的百年滄桑巨變。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正在我省各地各校深入推進。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各高校創新方式,在4月底5月初青年節期間開展了精彩紛呈的學習項目和慶祝活動。
黨史學習促成長
《長征頌》《太行奶娘》《熱血鑄英魂》講述了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播撒真理火種、踐行革命理想的故事;《真理的味道》《小船大黨 百煉成鋼》回顧了建黨100周年來的重大歷史事件,再現了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信仰和救國救民的不懈追求……4月28日,南京旅游職業學院舉辦“學百年黨史 聚奮進力量”外語演講比賽,9支參賽團隊用英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等語言,通過集體誦讀、舞臺劇表演、歌曲演唱等方式,演繹百年黨史故事。
“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我們應當將建黨100周年的歷史牢記于心。”南旅院旅游外語學院學生馬晨堯表示,“我們要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緊跟黨的領導,努力學習,為早日成為有用之才而不斷奮斗。”此次比賽歷時一個多月,由黨員教師指導,學生們在展示外語能力的同時,也將黨史講得頗具感染力。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鼓勵青年大學生認真學黨史,我省各校將提升文化知識、專業技能與黨史學習教育深度結合,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青春有志,爭做硬核青年”黨史知識“大比武”活動,最大限度激發全校青年學子“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的熱情。這次比賽以學生社團為單位,經過初賽、復賽,6支社團代表隊在4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沖進決賽。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該校還啟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學生志愿者們協助學校相關部門及街道,完成了6000余名師生接種新冠疫苗的志愿服務工作,還利用周末時間配合姑蘇區志愿者協會,在蘇州市體育中心新冠疫苗接種點開展引導服務工作,全天志愿服務達9小時以上。
別樣活動悟精神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也是最好的“營養劑”。為用好紅色資源,我省各校創新學習形式,讓青年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悟黨史精神。
伴隨著發令槍響,4月28日下午3點,江蘇海洋大學第二屆校園馬拉松開跑。比賽分設教工、學生男子、學生女子3條線路,近千名師生從學校西田徑場出發,分別完成近8公里的賽程。賽道上設置了8個打卡點,每個打卡點除了配有醫療補給措施外,還豎立一塊展板,分別標注長征途中的8個重要事件節點,圖文并茂地解讀長征精神。
學生女子組第一個沖過終點的選手是來自該校商學院的尹彤,這是她第二次獲得校園馬拉松女子組冠軍。“我是一名預備黨員,平時就積極參加黨史學習。”尹彤說,“參加馬拉松比賽讓我更加明白,對青年人來說,克服身體和心理的障礙,不斷突破自己,堅持到底,就是對長征精神最好的傳承。”
“從小爺爺對我說,吃水不忘挖井人。”熟悉的旋律在校園內響起,一群身穿白襯衫的青年正揮舞著手中的小紅旗,迎風走來,放聲高歌——這是南京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的同學們正在拍攝慶祝建黨100周年的主題獻禮短片。自3月份接到校團委的任務以來,他們就加班加點地投入到了緊張的拍攝工作中,終于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為全校師生奉上了這部精心制作的《在燦爛陽光下》。“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也讓我們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內涵。”本片的編導鄭永凱同學說。
儀式感滿滿慶五四
誦詩文、拍視頻、手語歌、大藝展……今年的五四青年節,高校學子們紛紛走出教室,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獻禮建黨100周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近日,在南京財經大學的紫藤走廊,一群身著中山裝的青年學子集體朗誦《少年中國說》,深深吸引了周圍學生的目光。這是該校信息工程學院正在組織學生參演并拍攝南財版《少年中國說》,此次拍攝活動以“少年強國,青春不朽”為主題,旨在宣揚五四愛國精神,激發青年熱血拼搏的斗志。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4月29日中午,江蘇科技大學深藍學院新生入黨積極分子代表及部分團支部成員分組列隊夢溪校園,在梧桐大道上、時光之星下、操場觀禮臺、曉風運河岸,手語齊“唱”國歌,用指尖的舞動傳遞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追隨。“‘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中的‘做’,姿勢是雙手握拳,一上一下,右拳向下碰一下左拳。動作剛勁有力,眼神堅定,代表青年學子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砥礪前行。”江科大外國語言文學類團支部書記張琪悅這樣解讀。
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于5月6日在四川成都開幕,對于參加活動的青年學子來說,在距離大藝展開幕還有兩天的日子過青年節,心中頓時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里,來自蘇州大學2018級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生王政,利用排練間隙認真觀看其他高校的節目,“我們是5月2日來成都的,能在這里以這種方式度過五四青年節,感覺特別充實。”這個青年節,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展演隊伍和志愿者們和王政一樣,用努力與汗水展現出青春最好的模樣,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江蘇教育報 頭版頭條 2021年05月07日 http://epaper.jsenews.com/mp1/pc/c/202105/07/c82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