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21年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主會場活動在江蘇科技大學長山校區舉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江蘇局分黨組書記、局長吳永順,鎮江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顧明華,江蘇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周南平,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 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祁智,江蘇省糧食行業協會會長劉習東,江蘇省糧油學會秘書長何廣龍等領導出席會議。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江蘇局、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各設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人才分管局長、處長,江蘇省涉糧院校代表,相關科技創新中心負責同志,“水韻蘇米”征文比賽獲獎代表,相關企業代表,新聞界朋友,江蘇科技大學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和糧食學院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會議由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生彬主持。
本次科技活動周以“科技助力節糧減損,創新保障優先供給”為主題,圍繞糧食產業發展需要,提出人才和科技創新是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途徑,是服務群眾、惠及民生的重要手段。同時大力提倡重視糧食安全,深入推進糧食流通環節的 “優質糧食工程”,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著力保障優質糧食供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確保始終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上午9時,會議正式開始。鎮江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顧明華,江蘇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周南平以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江蘇局分黨組書記、局長吳永順分別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會上,國家糧食大數據采集與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南京財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曹杰院長,國家糧食質量安全生物快速檢測技術創新中心、江南大學劉麗強副研究員,國家糧食產業(功能稻米)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王張民進行了科技成果發布。據了解,這三家單位是在去年的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上被國家局授牌的江蘇糧食技術創新中心,一年來,各創新中心聚焦糧食行業需求,在加強節糧減損、保障優糧供給等關鍵環節發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我省自2017年啟動 “蘇米”品牌創建,三年來 “水韻蘇米”這張名片已經越擦越亮,走出了一條賦能稻米產業提質增效的“新糧道”。活動現場,吳永順局長、王文堅總編輯和劉習東會長為在去年底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糧食行業協會,聯合省糧食集團和揚子晚報共同舉辦的“水韻蘇米?味稻天成”主題征文活動中的獲獎代表頒發證書和獎杯;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祁智深情講述了他與“水韻蘇米” 的故事;“水韻蘇米” 的宣傳片播放后,吳永順局長、張生彬副局長、顧明華副秘書長、周南平校長、劉習東會長、王文堅總編輯和祁智副主席按下啟動鍵,共同啟動了“水韻蘇米”宣傳片及“水韻蘇米”全省行儀式。當天,江蘇科技大學糧食學院還舉辦了糧食科普宣傳講座,進一步豐富了科技活動周活動的內容。
會議在熱烈和諧、奮進進取的氣氛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會場活動結束后,領導及嘉賓至寶龍廣場參加鎮江分會場活動,并參觀了江蘇科技大學船舶模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