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爭當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社會主義紅色精神傳承人,2021年5月22日,江蘇科大研支團廣西分團成員前往所在服務地平果市的鄧公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
圖為江蘇科大研支團在鄧公山入口合影留念 江蘇科技大學研支團供圖
研支團成員來到鄧公山愛國主義革命教育基地,在參觀中了解到當年鄧小平規劃“平果鋁要搞”的過程。平果縣依靠儲量豐富的鋁土礦,歷經二十幾年的時間終于在2020年初完成了撤縣設市的飛躍。在參觀教育基地的過程中,相關人士向我們介紹:彼時,改革開放之初,曾經播撒百色起義革命火種的平果縣,是典型的“老少邊山窮”地區。俯拾皆是的鋁土礦石,被當地人用來建房子、壘豬圈、砌臺階,祖祖輩輩守著“銀飯碗”餓肚子。1978年時,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遍神州大地,平果鋁土礦開發再燃希望。中央和廣西有關部門對平果鋁項目進行論證。眼看著立項的準備工作一一就緒,因為電力和資金方面的問題,平果鋁項目再次陷入擱淺危機。當得知平果鋁項目啟動資金尚無著落后,鄧小平以超凡氣魄當機立斷:“廣西平果鋁要搞!”。獲益于對外開放政策,平果鋁一期工程獲批引進七個工業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曾經寂寂無聞的小縣城,一下子吸引了全國上下的目光,開啟了飛速發展之路。改革開放40年,這片紅色熱土早已華麗變身“南國鋁都”,成為全國著名的現代化鋁工業基地,全縣財政收入連續14年名列廣西縣級第一,是廣西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
圖為江蘇科大研支團成員瞻仰鄧小平紀念石像。江蘇科技大學研支團供圖
此次參觀平果市鄧公山愛國主義革命教育基地,讓研支團成員了解到平果是如何完成從貧困小縣到南國鋁都的華麗蛻變。其中,研支團成員周麗琴感嘆道:“在參觀過程中,我被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發展的決心感動,從平果鋁的發現,到平果鋁業公司的建成投產,一句‘平果鋁要搞’,造福了一代人。其中有過的資金短缺、建設困境,在鄧小平同志的帶領的和指導之下都一一順利解決,沒有鄧小平同志當年開拓平果鋁的決心,就沒有如今的平果!”
通過本次活動,使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青年黨員,作為國家未來的開拓者,要繼往開來,學習前輩的探索精神,借鑒前輩的發展眼光,努力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青年網 2021-05-24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xibu.youth.cn/jyjl/gxlz/zl_338/202105/t20210524_12966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