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應生物技術學院、蠶業研究所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錢永華和河北農業大學終身教授王志剛來到我校,在長山校區圖書館102報告廳分別作了“科技創新與農業的未來”學術報告和“人民楷模李保國事跡報告會”。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派駐監察專員鄭培鋼,生物技術學院蠶業研究所領導班子成員、部分教師代表、研究生和學校青年教師代表聆聽報告。生物技術學院院長、蠶業研究所所長李木旺主持報告會。
錢永華教授圍繞科技創新的認識、人工智能與未來、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社會前進的方向和特征、農業的變革及蠶桑產業的愿景等六個方面,對“科技創新與農業的未來”進行了闡述。當前,人類社會正在從工業社會走向智能社會,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全球氣候變暖、生態環境被破壞、資源分配不平衡等突出問題,農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更加舉足輕重。未來的農業是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并與跨領域深度融合,是健康、科技、數據的農業。作為傳統產業的蠶桑產業,需要建立健全專業化的現代蠶桑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建立新品種繁育和新技術示范基地,努力實現蠶桑產業生產集約化、規?;行Т龠M蠶桑產業鏈條延伸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河北農業大學原教授李保國是中國知名經濟林專家,山區治理專家,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鋒”和“人民楷?!睒s譽稱號。報告人王志剛教授從李保國的奮斗軌跡、典型塑造、精神價值、初心和使命等四個方面,感人至深地講述了李保國的先進事跡。李保國作為精準扶貧、科技創新的典范,確立了山區開發綜合治理的標準化基礎工程技術體系和山地特色優勢資源產業化技術體系,先后培育了邢臺前南峪、內丘崗底、臨城縣綠嶺、平山縣葫蘆峪等山區開發先進典型,示范推廣面積達1826萬畝,為河北山區生態治理、農民脫貧致富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他又是立德樹人的楷模,是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是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師,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
李木旺代表院所對錢永華、王志剛兩位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錢永華教授的報告緊密結合科技與農業的大融合,給師生帶來了科技興農的知識大餐,更加堅定了師生創新實踐的決心,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王志剛教授的報告生動感人,講述的李保國教授先進事跡感人至深,對師生觸動很大。李木旺說,我們就是要學習李保國教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當代愚公精神和時刻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結合自身崗位,在服務人民中尋找和實現自身價值。院所將認真貫徹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高質量編制并實施好“十四五”規劃,緊抓發展機遇,不斷推動院所高質量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