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省委教育工委黨史學習教育派出第四指導組來校指導督查黨史學習教育。省委教育工委第四指導組組長、南京工程學院原黨委書記吳建華,省委教育工委第四指導組聯絡員、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組織員蔣慧圍繞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黨支部書記講黨課、船模館里學黨史展開指導督查。
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推動學校事業開新局
在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現場,校長周南平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重要講話進行了全面領學;副校長湯建從深刻理解“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內涵、在大歷史觀的指引下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三個方面談了自己學習的體會、結合實際工作進行了針對性的思考;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春燕從學習紅船精神的內涵入手,談了如何踐行我們黨的初心使命;黨委常委、統戰部長、黨辦主任劉新波暢談了如何在學史力行中提高政治站位,彰顯擔當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洪波從如何將黨史學習教育同政治理論課教學相結合、做好立德樹人的角度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做法和經驗。
校黨委書記葛世倫點評集體學習時表示,要高度重視,深刻領會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精髓;要入腦入心,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滋養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要學史力行,進一步提升學校治理水平,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要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在實踐中秉承初心和使命,推進黨史學習與學校黨建、教育教學等深度融合,切實踐行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優異的高質量發展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省委教育工委第四指導組組長吳建華表示,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集中學習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很有質量,很有深度,抓住了學校事業發展的關鍵,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為學校事業開新局、為建設國內一流造船大學積蓄力量。針對下一步活動開展,吳建華表示,要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政治自覺,要進一步準確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要求,要把黨史學習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把黨史學習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結合起來,把黨史學習與推動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讓黨史學習教育真正落實落地,走實不走空,真正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
黨支部書記講黨課:
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做好黨的忠誠衛士
紀檢監察干部怎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紀檢監察黨支部書記、學校紀委副書記陶海洋的《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及其理論建樹》黨課進行了深入思考,陶海洋表示,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在苦難中鑄就輝煌、探索中收獲成功、奮斗后贏得未來,百年鑄就的輝煌來之不易,更應珍惜,作為紀檢監察干部,要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定政治方向,站穩人民立場,發揚斗爭精神。
校紀委書記鄭培鋼作為黨員參加了黨支部黨課,他表示,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紀檢監察干部要不斷嚴格要求,做好黨的忠誠衛士。通過黨史學習教育,真正為黨旗添彩增輝。
省委教育工委第四指導組組長吳建華非常贊成鄭培鋼的點評,認為紀檢監察黨支部的黨課很有深度,很好地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
船模館里學黨史:
“一心跟黨走,興船報祖國”
小小紅船劃出新中國,巍巍巨輪航向新征程。在船舶模型館,來自船海學院景榮春黨支部的大學生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史學習。“我手上拿的這艘小船就是當年承載著平均年齡28歲的中中共一大代表們的紅船的模型,在這里我要感謝陳宇同學和徐帆同學,為了能夠有一艘模型可以展示,他們自己設計、切割、拼裝,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完美復刻了當年那艘偉大的小船。”景榮春黨支部書記夏志平拿出同學們親手設計制作的紅船,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李樹文老師深入闡述“紅船精神”,講述“小船托起大黨”的故事。
從“開天辟地第一船”,到“渡江戰役第一船”,再到“向海圖強第一艇”,再到“走向海洋強國的大國重器”,黨史學習教育生動活潑,有船舶知識,有船舶模型,還有船舶模型背后的故事,師生一起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一代代造船人的初心。
景榮春黨支部的楊博同學對著船模,從船舶設計、放樣、下料等三個方面介紹現在與過去的造船工藝,并與大家一起拼裝船模,“在以往,工程師們沒有電腦軟件,只能通過手繪的形式,先畫出型線圖,再進行其他構件的設計。而一艘大型船舶的圖紙上有成千上萬根粗細不同的線條,工作量非常龐大且復雜。工程師們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往往會加班加點的挑燈苦干,而如今設計軟件的出現,大大減輕了工程師們的負擔。并且在修改、檢查、傳閱方面具有極大的便利。”楊博說,現代工藝極大提高了船舶制造的精確性,遠遠降低了風險,保障了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李昊蕓同學在遼寧艦模型旁說,“遼寧艦的出現,對我們海軍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他代表著0向1的突破,為我們以后由1向2向3向更多進發鋪平了道路,而后面的路怎么走,則由在場的各位決定!”李昊蕓希望同學們一起為祖國的國防建設添磚加瓦,“我們的人民海軍必將走向深藍,而我們的祖國也必然實現偉大復興。”
柴子燊同學非常自豪地走向“蛟龍號”模型,他介紹:“說到蛟龍號,就必須提到863計劃,面對世界高技術蓬勃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嚴峻挑戰。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做出‘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這才有了蛟龍號等大國重器,這其中也有咱們江科大人的心血與奉獻,江蘇科技大學承擔鈦合金耐壓殼塑性穩定性分析研究。”
看模型,聽故事,回顧一代代造船人前赴后繼為新中國船舶海洋事業窮其一生的奮斗史,尤其是講述江科大人設計建造的那些大國重器背后的故事,大家紛紛表示,了解了國之重器中的江科大貢獻,特別自豪,要“一心跟黨走,興船報祖國”。
省委教育工委第四指導組組長吳建華、聯絡員蔣慧,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春燕,船海學院黨委書記張健等還與景榮春黨支部的師生一起在大學生的手語帶領下共唱國歌,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在船模館里學黨史,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