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何佳芮通訊員謝凌燕王琳張馳)學黨史、尋初心,兩地三校區師生同上黨史學習教育公開課。4月13日,江蘇科技大學第68期“名家講壇”迎來一位特殊主講人--彭湃烈士孫女、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女兒彭潔。此次彭潔研究員以80級船舶電氣自動化專業校友身份“回家”,做黨史學習教育專場報告《忠于理想的兩代人》,講述彭湃烈士和彭士祿院士忠于理想,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感人事跡。
彭潔作為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會員,“紅軍后代授課團”成員,家風家國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聲情并茂地從九個方面報告了彭家一顆紅心、滿門忠烈,為了理想和信仰,始終堅守初心,忠于人生選擇的成長歷程。
“我的爺爺彭湃是我國農民運動的杰出領導人,1929年在上海英勇就義,年僅33歲。今年3月22日,我的父親也走完了96歲的人生。他留下遺愿,將自己的骨灰撒進大海,他要與海洋深處這位無聲的老朋友--核潛艇永遠相伴。”彭潔表示,彭湃和彭士祿雖所處的歷史階段不同,擔負的任務也不相同,但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讓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早日實現中國夢。
在彭潔動情的講述中,鮮活的視頻、生動的故事、感人的音頻,無不展示著老一輩革命家愛國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的理念貫穿人生始終,真正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從1928年到1933年短短的5年時間里,彭湃一家就有6位親人為革命獻出了他們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彭潔表示,父親彭士祿永遠忘不了周總理的囑托--“小彭,記住,無論什么時候,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要記住你是海豐人,你姓彭,是彭湃的兒子,永遠不要改名換姓?!弊詈?,彭潔寄語母校學子:“你們要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學習,在祖國需要你們的時候奉獻自己?!?/p>
中國艦船研究院原艦船設計師、現武漢海辰友邦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工程師、江蘇科技大學深藍教授崔一兵校友,參加并記錄了彭士祿院士夫婦“魂歸大海、永遠守望”的海葬儀式。“有些歷史需要總結,有些精神需要傳承,有些使命需要完成。”在公開課現場,他交流了學習彭士祿無私奉獻精神的心得體會。
崔一兵說,“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的人,遇到很多的事情。榜樣的力量,可以引導我們走正確的道路,做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事情。彭士祿精神的偉大之處非常多,我體會最深的地方用16個字來概括: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廉潔奉公,家風端正。”
一個家庭、兩段人生,身處不同時代,但都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命運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將一切都獻給了國家和人民。現場的江蘇科技大學師生紛紛表示,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這堂黨史學習教育公開課能夠更好地啟迪自己,要發揚革命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信仰信念。
2017級經濟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葛雨迪表示,要用行動回報社會,敢為人先,無私奉獻,當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學生。2017級能源與動力學院輪機22班的徐鑫認為,這次報告會進一步堅定了自己投身于國防事業的信心,“作為輪機專業的學生,要認真學習和掌握好專業知識,提升創新和實踐能力,堅定服務船舶行業的信念”。
船海學院團委書記夏志平表示,黨史學習教育需要重溫革命時期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獻身的故事,也需要繼承弘揚革命精神,矢志篤行,堅定初心使命,將黨史學習與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江蘇科技大學是一所以船舶為特色的高校,彭家兩代人的紅色事跡將激勵我校學子奮發進取,積極投身船舶行業,為建設海洋強國努力奮斗。
該校黨委書記葛世倫指出,彭潔作的《忠于理想的兩代人》專題報告,深情講述了彭湃烈士的光輝事跡,以及彭士祿的人生經歷,給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公開課和愛國主義教育課,必將激發師生熱愛船舶、獻身國防的家國情懷。他號召全校師生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用黨史照亮新征程,用奮斗書寫新時代。
江蘇科技報 13版 頭條 2021-04-16
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72199/76673/8171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