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科技大學長江大保護調研團師生一行10人前往如皋開展了關于長江十年禁捕與漁文化傳承的實踐調研。
為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恢復長江的勃勃生機,農業農村部出臺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范圍和時間的通告,宣布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近30萬漁民將陸續上岸開始新的生產生活。
為了解漁民上岸后的就業安居狀況以及千年漁文化如何傳承,長江大保護調研團師生走進如皋市幸福鎮開展調研,走訪上岸漁民和當地農業農村局農林水利綜合執法大隊和漁業漁政工作人員,召開座談會并發放了調查問卷。
通過入戶走訪,調研團了解到上岸漁民對長江十年禁捕的決策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如66歲的上岸漁民吳久宏說:“十年禁捕政策我們是歡迎的。這些年,由于污染和電魚,鰣魚沒有了,刀魚越來越少了,雜魚也是越來越少。再不禁捕,長江以后就啥也沒有了,禁捕后長江的魚肯定會變多的。”62歲的漁民沈志然跟調研團成員說:“長江無魚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污染問題,這些年捕魚,一網上來全是塑料袋,一個人要處理5、6個小時才能清理干凈,再不禁捕,子孫后代都看不到長江的魚了。”
對如何更好地恢復長江生態功能,這些一輩子生活在長江里的漁民也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如上岸后自主創業典型、63歲的高富林侃侃而談:“我們漁民非常支持國家禁捕政策,沒有禁捕之前的濫捕對長江魚資源傷害太大了,尤其是深水站網對魚資源傷害特別大。但長江的回游魚類很多,禁捕后魚類會變得更多,但如果長時間不捕撈又會產生負效應,失去平衡。如皋龍游湖里的鱤魚(一種吃小魚的魚,也叫管槍)很多,最大的有100多斤,沒有人捕它們,就會失去天敵,一個湖里面的魚資源都會被它們吃完。因為長江魚資源是一個生態鏈,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漁民代表建議,可研究能否在嚴格執行長江十年禁捕的同時,由各地農業管理部門科學監測,在枯水季節,統一組織保護性的有序捕撈,以期更好地修復長江生態系統。
(作者 周春燕)
人民日報人民號 2021-02-04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8533412/rmh1853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