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飄香迎雙節,秋意漸濃滿古渡。國慶與中秋雙節期間,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紅燈籠與青磚黛瓦相映成趣,古街兩側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外國語學院組織3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西津古渡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雙語志愿講解與便民服務活動,用專業與熱情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送上優質服務。
雙語講解讓歷史活起來
西津渡作為鎮江千年文化名片,承載著江河交匯的航運記憶與古城變遷的人文底蘊。外國語學院的志愿者們憑借扎實的中英雙語功底與提前梳理的歷史資料,圍繞古街內昭關石塔、救生會、英國領事館舊址等核心景點,為游客生動講解建筑背后的歷史淵源——從宋代救生船的運作機制,到明清時期古渡的商貿繁華,從佛教石塔的藝術特色,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故事。
暖心服務讓游客賓至如歸
除了精彩的雙語講解,志愿者們還在街區紅色驛站“便民服務點”,為游客提供全方位貼心支持,提供免費供應的熱飲用水、可供休憩的座椅、標注景點路線與衛生間位置的手繪地圖,以及手機應急充電、老年人無障礙通道指引等服務。遇到攜帶孩童或行李的游客,志愿者們還主動上前幫忙照看物品、規劃游覽路線,面對游客關于鎮江其他景點的咨詢,也能詳細提供交通與游覽建議。
青春實踐讓文化傳下去
在為期數天的志愿服務中,志愿者們不僅用行動傳播歷史文化,更在實踐中收獲了成長。志愿者們青春的笑臉與古街的青磚黛瓦交相輝映,構成了雙節期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用腳步丈量古渡歷史,用聲音傳遞文化溫度,既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也讓更多人讀懂了西津渡的千年底蘊。
奉獻十載,薪火相傳。自啟動西津渡志愿服務項目以來,外國語學院累計派出志愿者近1000人次,用專業服務擦亮了雙語志愿服務品牌。未來,學院將繼續創造更多實踐鍛煉機會,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讓青春力量成為講好鎮江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
(撰稿:王迎雨 金彧吳攸 劉蕭豪 初審:羅文 二審:鄒佳靜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