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2020年度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我校蠶業研究所生物技術學院主持的《面向蠶桑全產業鏈的多學科交叉融合新農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并獲得“優秀”等級。據了解,本次通過驗收的386個項目中,共有62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充分體現了我校在蠶學專業人才培養及新農科教學改革中的突出成績。
蠶學是農學動物生產類傳統專業,隨著蠶桑產業轉型升級和多元化發展已匯聚起大產業,呈現知識交叉廣、技術更新快、創新需求旺等鮮明特征,但學科交叉融合不夠、產業需求響應不強以及專業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導致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難以滿足現代化蠶業生產需求。本項目在分析產業社會需求的基礎上,結合“蠶桑”辦學特色,以“新型農林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為主題開展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以面向蠶桑全產業鏈的人才需求視角,深入開展了多學科交叉融合新農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本項目建設歷時五年,厘清了當代農學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成因與要素,提出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升的多學科交叉融合途徑;基于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探索出育教融合的價值引領育人路徑;基于多學科交叉重構了科教融合的農理工文交叉知識體系;基于產教協同建立了學做融合的精細化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平臺建設。本項目出版教研專著2部、教材8部,發表教改論文7篇,省部級以上教學獲獎5項、科研獲獎6項,獲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指導學生獲國家級和省部級學科競賽26項。
項目實施過程中,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蠶業研究所生物技術學院充分指導,強化保障,上下聯動,確保項目落地見效。項目的順利驗收,表明我校蠶學專業人才培養水平邁上了嶄新臺階。未來,我校將進一步加強蠶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建設,不斷提升蠶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彰顯學校蠶桑辦學特色,服務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撰稿:何清 初審:張靜 二審:張馳 終審:毛暉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