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西東,再行前路,只有國家平穩快速發展才能給大家提供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日益臨近,江蘇科技大學環化學院“長山夜漫談”的焦點也成了——“你若披星戴月,必將載譽而歸”。在互聯網信息迅速刷新更迭的時代,來自昨日的老師如何有效指導當下奮斗的學生走向明天?2020秋季學期開學后連續舉辦六期的“長山夜漫談”,通過學生自愿報名、老師傾囊相授、學院后續助攻的三方互動,著力打造“自由、開放、互動、包容”的思政教育外延陣地。
今年9月,江蘇科技大學遷駐長山新校區。告別了市區的喧囂,遠離了老師的視野,長山校區的夜晚應該如何度過?是在圖書館中發奮圖強,還是在游戲的世界盡情鏖戰;是在實驗室中刻苦攻關,還是在影視劇中迷失自我?為此,該校環化學院確定每周一次,以“夜漫談”的方式遴選優秀教師和教輔人員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通過這一舉措,學院黨委不僅希望破解新校區夜晚教師管理缺位的難題,更想借助“夜漫談”陣地推進“三全育人”,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學院教育管理服務全過程。目前,活動已經進行了六期,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師生的加入,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營造了師生同向同行的和諧文化氛圍。
夜漫談活動主講老師有院領導、機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任課教師,也有學業導師和輔導員。通過面對面、敞開心扉的交流,主講者自身受到教育,將“全員育人”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院通過線上調研和線下學生座談會,針對同學們關心的問題,確定了“先問西東,再行前路”職業生涯規劃主題,“既然選擇了前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專業教育主題,“你若披星戴月,必將載譽而歸”考研主題,“荊棘滿途亦有玫瑰盛開”學生科技競賽主題,“傳承紅色基因,不負青春芳華”理想信念教育主題。
從大一的專業教育、大二的專業實踐、大三時如何備戰考研到大四時的就業問題,各位主講老師系統梳理主題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不僅擴展同學們對世情、國情的認識,也努力提高青年學子分析問題和價值判斷的能力。唐盛老師在“無問西東,再行前路”的講座中,提到“要將個人未來的發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有國才有家,希望同學們將家國情懷融入到內心深處”。陳立莊老師在“你若披星戴月,必將載譽而歸”考研主題座談中,結合自身經歷,引導同學們感恩現在所處的偉大時代,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在“你若堅定不移,我必不離不棄”的學困生幫扶專題中,大二至大四不及格課程較多的同學和班級學業導師、輔導員一起座談。學院黨委副書記楊亞洲表示,“我們會想盡辦法,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也希望同學們敞開心扉,將困難和問題都說出來,大家一起協商解決。”學院黨委還依托“紅橋幫扶行動”,即1名教工黨員、1名學生黨員,結對幫扶2~4個不及格3門以上學生,通過集中上晚自習、點對點答疑,開展針對性的專業培養、職業生涯規劃、學風督促等幫扶活動。學院還組織他們參觀鎮江市“殘疾人創業實踐基地”,親身體驗在全黑環境中,盲人是如何出行、就餐、看書、寫字等,使同學們內心深受震撼。
學院黨委書記徐文睿說:“也許這一場漫談不能解決同學們所有的困惑,但是它或許會啟發人從慣性思維中脫離出來,嘗試去理性辯證的思維;或許能從常識積累中轉變過來,學會以知識體系架構的邏輯導向作為出發點規劃學業生涯;或許能引導從價值盲從中警醒過來,學會獨立審慎的價值判斷。”
“長山夜漫談”活動開展以來,在線上主動向老師請教專業問題的同學多了,在線布置作業不完成的少了;主動去實驗室做實驗的學生多了,沉迷娛樂活動的少了;有目標的同學多了,無所事事的同學少了。連續參加三期“夜漫談”活動的18級環境工程專業周枝怡說:“夜漫談中優秀的教師隊伍、貼切的主題、輕松的氛圍為處在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長山的夜是溫暖的、充實的,因為有老師的相伴,不僅堅定了我們對未來的信念,更給了我們前行的力量。”
江蘇教育新聞網 2020-12-17 http://www.jsenews.com/news/gx/202012/t20201216_69152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