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大學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整合匯聚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育人智慧和力量,深化實施“課程思政聚合行動”,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建章立制,加強統籌規劃和設計。學校成立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強化頂層設計,推進改革創新,建設“1+1+1”課程思政課程群,從“領、悟、說、合”四個層面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挖掘各學科專業課程及各教學環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推進教學改革。強化價值引領,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上線“江蘇科技大學”學習強國號,打造《近現代船舶工業發展與中國崛起》國家在線開放課程,拍攝的十集紅色主題慕課《精神的豐碑》被學習強國江蘇平臺推送。實施青年教師“三個一”工程,依托黨的基層組織匯聚育人合力。
全員參與,深化實施“課程思政聚合行動”。學校實施“課堂、網絡、實踐”三位一體課程思政教學項目,推動網上“青年大學習”,每期參學人數穩定在3萬余人。加強思政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融合,校領導帶頭為全體新生開講思政第一課,組建2090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專項類別社會實踐。發揮思政教育資源要素聚合關聯效應,通過探訪船模館、開設各類船舶領域專家學者專題講座等活動加強文化熏陶,鼓勵學生熱愛行業扎根行業。
多方協同,建立項目實施保障機制。學校完善了經費項目保障機制、考核評估機制、推進督查機制,將發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協調育人效果、意識形態工作納入《二級黨組織黨的建設綜合考核辦法》,實施全員、全課程育人。推薦各類課程建設項目時,堅持將課程思政落實情況作為重要觀測點,要求在教學方法上發揮示范作用。
江蘇省教育廳 2020-12-09 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0/12/9/art_57813_9596993.html